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念佛号可以灭除其它佛法修行多劫都无法灭除的谤法等最重之罪?

(2013-01-05 09:48:53)
标签:

佛号

善知识

净土宗

军阵

都可

杂谈

分类: 法师大德开示

第二十四,念佛能灭重罪。净土三部经里说到除罪往生,就是在《观经》。《观经》讲的很多,观佛也能除灭罪障,念佛也能除灭罪障,念佛除灭罪障是在下品三生,是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都是指念佛除罪。因为阿弥陀佛来迎接念佛往生人的时候就说:


以汝称佛名故,
诸罪消灭,
我来迎汝。


我们净土宗,若以《观经》来讲,就是灭罪往生,罪不灭是不能往生的。至于说「带业往生」,是另外一个角度的解释,印光大师和会得很好,说在此土是罪业凡夫,故说「带业往生」,并不是把业带到西方,业到西方是了不可得。只不过,讲「带业往生」,有的人听了也很安心,「好啊,我有罪业没关系,阿弥陀佛能帮我带得动」,带业不是我们自己带,我们一带就下去了。那么,「除罪」一听也很欢喜,「六字名号有无量功德光明,能除灭我的罪过,这样来往生净土」。


《大智度论》里说(《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所造):


有诸菩萨,
自念谤大般若,
堕恶道中,历无量劫。
虽修余行,不能灭罪。
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
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这段是说:有的菩萨自己忆念,「自念过去曾谤大般若」,就是诽谤了义佛法,「般若」就是佛教讲的智慧。诽谤大乘佛法,堕在恶道里边,经历了无量劫,受大苦恼。


「虽修余行,不能灭罪」:虽然修其它的行法,因为这个谤大乘教法的罪业特别深重,所以,「虽修余行,不能灭罪」。


后来遇到善知识教他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可见得:念阿弥陀佛能灭重罪,即使谤法之罪也可以灭除。


在一切罪业里边,「五逆谤法」,诽谤佛法是最重的罪过了。那么,念佛,「重罪尚灭,何况轻罪」,重罪都可以灭掉,轻罪当然也可以灭掉了。


念佛能灭重罪。最重罪业就是诽谤佛法,《大智度论》讲:「虽修余行,不能灭罪。」这样比较起来,念佛灭罪的功能超过余行灭罪的功能。这些余行不是凡夫所修,这是菩萨啦,「菩萨自念过去谤大般若」,所以,也是来告诉我们:念佛一行胜于余行。在灭罪这方面,念佛灭罪往生超过其它的行持。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里说:


以佛愿力:
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净土法门广大无边,即使五逆十恶的罪人,他如果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净土,也可以罪灭得生净土。


「谤法阐提」:「阐提」就是断诸善根的人,不信佛法;谤法之人也不信佛法了,当然,如果他一直谤法,就没有得救的希望了,只要他回心念佛:
                                          
「回心皆往」:只要回心,说:「我过去谤法了,罪障太深重了,我现在感觉到堕落,我要求生净土!」那么,回心念佛通通往生。所以,前面那个菩萨不是自己忆念嘛,过去曾经谤大般若,堕在恶道里边,「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障」,这个罪业不能除。后遇善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灭罪,不管为自己灭罪超生净土,还是为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的冤亲债主来灭罪超生的话,没有超过念佛的。所谓灭罪,是因为有功德,有功德才可以灭罪。阿弥陀佛的功德最圆满,彻底究竟圆满,而且祂的功德并不是说我们自己要修证到诸法实相才可以相应,是把祂所有的功德都收摄在六字名号中,但以凡夫心信、口称,就可以灭罪,所以,灭罪不仅是功德圆满,而且诸佛功德也都圆满。而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灭罪的效果非常殊胜,这是因为祂选择名号作为往生的本愿之行。所以,祂的名号,像《观经》讲的五逆、十恶、破戒罪人,一生造恶,直到临命终时,十声、一声念佛,当下除灭生死、超生极乐。所以,若论灭罪,无有过于念佛者。


善导大师《法事赞》又说:


无问罪福时多少,
心心念佛莫生疑。


不管我们是罪多、福多,是多么重的罪,也不论我们念佛是时间长还是时间短,「这么重的罪,我念佛这么短,能行吗?」善导和尚就劝导我们说:


「心心念佛莫生疑」:你不必怀疑,虽然造罪时间久远、念佛时间短促,哪怕当下临终,也决定往生,不用怀疑。


《般舟赞》里有两句偈子:


谤法阐提行十恶,
回心念佛罪皆除。


谤法众生、一阐提众生、造作十恶罪的众生,回心念佛,所有罪障通通除灭。


利剑即是弥陀号,
一声称念罪皆除。


阿弥陀佛的六字句号就是一把锋利的宝剑,你当下称念,所有罪业当下断除。


我们看文殊菩萨仗一把剑,这把剑是智慧之剑,这把剑能够破烦恼军阵,能够截断我们的烦恼业缚,这是要得到文殊菩萨真实智慧──智慧之剑。但是,这把智慧之剑,对于文殊菩萨这些上根利智的人,他可以相应、用得来,对我们来说,就用不来了,因为我们不能开发无漏智慧。不仅用不来,很可能还会因此伤了自身。像一把宝剑,虽然很锋利,如果儿童来使用它,不仅不能克敌制胜,甚至可能自己会割手。


比如说讲般若,「大般若」,讲空,空性、中道,讲真如实相,这些如果不是法义正确明了、透达,不要说「明心见性」自悟到这个程度,至少在法义上你能够正确地领解,而且正确地表述、不着两边,这样才勉强可以这样说。如果自己心中都模糊,在那里图口快,讲来讲去就可能造下谤法之罪。所以,经中就讲:
                           
妄谈般若,
报在地狱。


般若是智慧之火、智慧之炬,我们如果内心不明了、教理不通达的话,讲来讲去可能让人家堕在「豁达空」里边,自己的心也住在不正确的知见当中,「一切都空嘛,没关系嘛」,这样就会祸害众生,会「报在地狱」。


所以,很多人喜欢在那里油嘴,口头喜欢讲,「哎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干什么都拿这个来抵挡,「不二啦,如何啦……」,这些都不是可以随便妄谈的,应该空有不二。喜欢多谈理性,往往以理废事,废弃事相的修持,这样可能就会误导众生。


如果说理事不能达到两皆圆融的话,那最少,稳妥的办法,还是执事(就是有事相)。古德也都这样教导我们,说:你如果执理、以理废事,你就无可救药了;如果不能明了理性,能够在事相上修持,这还可以得救的。因为事相里边自然含有理。


善导大师说:


「利剑即是弥陀号」:这把六字名号的锋利宝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佩带,每个人也都可以执持,非常安全,不会伤害我们。只要我们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当下罪业消除。我们称念六字名号,口中名号称出来,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光明马上就切断我们的业障,「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善导大师又劝导我们说:


念念称名常忏悔。


我们是造罪众生,我们相续念佛,念念称名,这样念念之间消除我们的罪业,内心常怀忏悔和惭愧──是这样的一个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