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会有修行中的阶段性迷惘?

(2012-12-25 16:47:34)
标签:

阶段性

观点

杯水

虚幻

诸法

杂谈

分类: 行善积德和做人修行原则

为什么会有修行中的阶段性迷惘?

佛把观行的方向和答案分成三乘,声闻解脱的观行方向是横向立体的五蕴十八界诸法,答案是无我。因为这个答案是无量世来,无量的声闻解脱圣人所体验印证的,是不变的真理,若有学人通过观行得到的不是这个答案。那么这个观行过程就是错的。所以我们把这个真理称之为印,决定不变故。

 

有情众生无始来皆执五蕴十八界为自我。以色蕴五大为我身相,以缘六尘而现的受想行识为我心相。因有如此‘我’见根深蒂固故。不知五蕴无真实我性,不觉十八界是幻像,因不觉五蕴虚幻故,见十八界为实有。因见五蕴十八界为实有故,也见一切烦恼实有,因见一切烦恼实有故,陷烦恼中如陷淤泥,终究无力自拔解脱。所以说一切有情因我见故不离不脱烦恼淤泥,也因我见断故能渐次出离烦恼淤泥,极尽七有,穷尽苦边。

 

那么我见怎么才能断呢?虽广说有无边法门,但皆不出两个字‘观行’---佛在人间时,学人有现观即断我见者,有三天,有十天,有一月,有三月谛观而断我见者,可是现在虽有大善知识平实导师在人间详尽开示五蕴十八界内涵,及观行要领。却很少有学人能短期成就。原因在于学人的观行过程,或无力,或不正,或不深。无力是指习气深重的学人,根本无力安下心来,故说此人无力观行。不正是指理路不清的学人,因邪见深重故,观来观去还是实有觉受是我。明明有我也有痛苦。不深是指理路清知见也正的学人,却象阿难尊者当年初观十二因缘法一样,认为十二因缘法浅而易懂。因此而不能深入,因不能深入故,解脱智慧就不能出现。

 

前两种学人同修会外比比皆是,后一种学人已是无量世熏习佛法之人,与佛,导师所开示的五蕴十八界虚幻之理深信不疑,如同小孩听大人说‘这杯水已经三天了,不好喝了’小孩就知道这水不好喝了,因深信故,就不会去喝。后一种学人也因佛,导师所开示的五蕴十八界虚幻等等法义,与自无量世所熏正义相应故,而起深信。于是就会有一种懂了的感觉出现,因这种感觉的现起而减少了探究的动力。所以他的观行就无法深入了。就如同小孩子懂了杯里的水如果放了三天以上就不好喝了这个观点。而不会去探究为什么杯里的水如果放了三天以上就不好喝了.

 

也有学人能将五蕴十八界粗粗的观过来,虽是走马观花也能认定五蕴十八界无有真实我性。如同小孩因好奇故,喝了一口放了三天的水,发现这杯水臭了,真的不好喝。于是就认为自己真的懂了,为什么杯里的水如果放了三天以上,就不好喝了的道理,从此就灭了好奇心。有学人将五蕴十八界粗粗的观过来后,意识也能承认五蕴十八界无有真实我性。于是就认为自己真的懂了,也就认为自己已断了我见,从此就再也发不起要深入探究的心,‘深心’了。因不能深入故,我见不能真实断除。我见不实断故,解脱智慧就不能出现。

 

有大智人见水变易,能深入观察故,知杯中水有氧气等生存条件而有无量细虫生活,后杯中水因无有流注故,氧气等被无量细虫耗尽,而无量细虫也因缺氧而亡,因亡故有无量尸身变坏,腐烂。所以变色发臭,是虫变易。水实无变。于是智者将水过滤,虑出细虫。得纯净水,能长时而不变异。

 

发深心学人,亦复如是,能深入谛观故,见五蕴十八界,一一皆如浮云变易不定,不能自生,也不从他生,起灭无常,无有我性。虽生,住,异,灭恒时变易,而世间相续无有尽时,定知有众生本,具无量功德。于是何谓正观行?何谓深观行?何谓广观行?变易是行业,五蕴十八界,一一蕴处界,皆有行作业。有行即变易,觅我不可得,是为正观行。无我无有行,有行万法生。观行本无行,了众心有行。是为深观行。持种起现行。因尘显相分,心外无有尘,识外无相分。大种性自性,无量惑所障,无量惑有尽,广观行无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