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本《羽生夜谈》后感
(2022-06-11 19:27:27)
标签:
剧本杀 |
晚上打本《羽生夜谈》,整体来说体验感不超过三颗星,内容空洞,或许放在剧本杀早期会是一个不错的本,现在看来,如果文字量过多反而会显得逻辑混乱,作者的文字驾驭是有限的。而剧本唯一的亮点就是糅合了日本鬼故事中人偶和易容术元素,给人一种新颖感。
打本的过程中会感觉非常的尬聊,本人期间都有听喜马拉雅的主播直播节目了。因为一方面剧本文字阅读量少,给出的信息量少,只能在搜证的过程中逐渐有新的的思路,而作者需要做的就是在复盘时给人一种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的释然。
以DM的视角来看这个本的话,会比较没有信心,一方面很难想像在信息量极少的情况下能够带动玩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给出的搜证卡片给出的信息过于烧包。人物石川记田很大概率会被锁定为凶手,因为卡片的信息就相当于间接的自爆。
情节方面,加藤夫妇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的虐,有点狗血。一开始讲得鬼故事和所谓的人偶,显得时空错乱,推理方面无从下手,最后仅凭线索卡来推理,石川纪田被其他玩家一致指认为凶手。
在从
DM的体验来讲,全场主持人需要扶车的地方并不多,没有角色的演绎,也没有需要特别阅读深入理解的地方,唯一工作量多的地方就是发放线索卡。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低阶的剧本杀,也是一个只能依托零食和闲聊来增加游戏体验的一个本。从性质上来说,属于微恐、现代、还原本格本,如果说这是典型的换原本的话,那么很显然推理本显得更加实在。
打了这个本后,我对剧本杀这个游戏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和密室逃脱一样,偶尔和朋友玩一次会觉得很新鲜,多玩几次,或一日玩两三次就会觉得腻歪。
另外,发现并不所有类型的本都能激起自己的玩本趣味。有些本文字会很打动自己,比如《乘风破浪的妖怪》,有些本是因为欢乐元素而打动自己,比如《那皇军不是白来了吗》,还有些是因为情节本身比较温情而打动自己,如《千千晚星》。而像最近玩的还原机制阵营本,让人感觉过于自由,无从推理,一时丧失了对剧本杀的兴致。
如果成为职业DM,我想会比较累,这种累源自要加班至凌晨零三点睡,也有对某故事情节快餐化的抵触,好比让一个读贯了纯文学作品的读者,去大量的阅读网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