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门关于英雄的学问 ——政治学的断想(1)

(2012-02-07 14:19:25)
标签:

政治

历史

文化

分类: 政治学断想

 

 

洋人讲政治学,不愿讲英雄——多半是因为尼采讲了讲,随即就出了纳粹主义。

然而在中国人的政治经验中,英雄层出不穷。人们对政治的认识,也经常是围绕着某些英雄人物而展开。在中国讨论政治学,没法回避英雄的命题。

所谓英雄,都是些什么人?能策动革命,带领造反的人,说他们到底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可能不易,但他们到底不是什么样的人却不难理解——反正他们一定是拒绝按本本去想问题、做事情的人。于是五代年间有人评论说: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

然而远不是所有不读书的人都能成就刘项大业的,有人争辩说。真正的英雄不但脑子里、行为上没那么多的清规戒律,而且还得有一种很大的天下抱负,当他们一旦站出来说话,才会有很大的社会感召力。比如唐人说: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

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林宽·歌风台)

在社会的想象不到的角落,总是有一些既有奇特主张,又有感人激情的人存在——这对于统治者(尤其是几十年不知有所更张的那种)来说,实在是大大的不幸。因为有那样的奇特主张和感人激情的存在,他们麻木不仁或口是心非的政治什么时候被取而代之自不必问,因为那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英雄起事,整个社会随即人心振奋,长期以来被压迫、被遗忘、被边缘化的人们扬眉吐气,聚集起来一种潮水般的力量,远远不是旧时精英所能抵挡得住的。

列宁说过革命是人民的节日。当人民与自己的英雄在一起欢庆胜利的一刻,一个社会就获得了一个不是经常会有的重新开始的机会。而英雄人物,就成为了这次“重启”的开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