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7-12-03 22:26:54)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7.11
立项号
|
2017XKT-XXYW023
|
课题名称
|
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
|
负责人
|
杨 方
|
所在单位
|
碑林区文艺路小学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广泛阅读是适应未来社会成员对多元文化和丰富情感世界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扩大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健康、顺利地发展,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使人的心理品质比较健全。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我们的课外阅读长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引起教师的普遍重视,忽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呈无序状态,阅读习惯与能力较差。因此,我们认为课外阅读应从低年级起予以重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且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部编教材编排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可见,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已经成为语文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
学生阅读的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阅读的巨大动力,是从学生内心深处对阅读所产生的一种主动需求。那么,进行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的研究,就是希望通过调查分析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探索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令小学生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这样的研究对今后的阅读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关键词: 阅读
兴趣 培养策略
研究范围:“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我们界定为小学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但学校教育中,课内阅读和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范围相当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其身心将受到一次大的洗礼,心情自然会愉快,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又娱乐身心,课外阅读更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特别指出了兴趣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有重要的意义。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力求使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
“培养策略”:“培养”即培养教育,按照培养阅读兴趣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对阅读由兴趣成为习惯,终身受益。“策略”就是为了实现研究我们的研究目标,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学生的阅读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最终实现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目标。
以此解读本课题研究为:
一方面发展更切合低年级学生实际、更利于让师生接受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形成一系列的指导策略,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摆脱目前各种制约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及能力形成的不利因素。本课题旨在研究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策略。既有理论的研究,更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对低年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合理可行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有推广价值的阅读指导策略。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准备阶段(2017.9-2017.11)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2培训课题组成员,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使课题组成员了解本课题研究专业理论,了解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学习新课标,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与理论。
3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以及广泛征求各方建议的基础上,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力求科学,操作性强。
二实施阶段(2017.12-2018.5)
1对低段学生阅读兴趣进行问卷调查、记录并分析原因,形成分析报告。
2推荐有益的课外读物书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结合,进行阅读。
3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比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整理、总结出低段小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
5完成阶段实验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7.6-2017.7)
1进一步推广阅读兴趣培养的方法。
2完成资料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3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我们将组织参研教师,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采用以下方法,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以取得研究的实际效益。
1调查法: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对目前本校低段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小学生阅读的现状。
3行动研究法: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实施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回溯、追因,对研究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及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策略和经验,及时总结出对本课题的理性认识,提升理论思考,揭示实践运用的规律性。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一预期效果
希望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让大部分学生养成每天主动读书的习惯。通过开展课外阅读,真正实现“大语文”教学,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文化沉淀,提高阅读能力。
二成果展示:
1成果主件:关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2成果附件:
(1)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
(2)撰写研究论文、随笔或案例。
(3)收集整理研究活动的相关资料。
(4)学生活动照片和学生作品。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