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赞(12)
(2025-09-18 08:43:39)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12)母亲
雨田
母亲离开已经十年。十年里,我数次拿起笔,想写点纪念文章,可每次思绪万千,泪如泉涌,无论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文字,都无以表达我对母亲的思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上小学,学校实行勤工俭学,养了几头猪。养猪的头等大事是饲料问题,当时物质极度匮乏,学校规定课余时间学生都去拔猪草,高年级学生轮流去喂猪。几个月下来,猪越喂越瘦,尤其是几头产崽的母猪个个皮包骨头。一天晚上,我在家刚吃完饭,有同学慌忙跑来说有一个母猪快下崽了,老师让赶快去学校。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学校,看到一头瘦弱的母猪有气无力地躺在猪圈里,身旁已经下了几个崽。母猪枯瘦如柴没有一点奶水,小猪闭着眼睛东撞西撞找奶吃,感觉很是恓惶。我回到家一声不吭,母亲看到我情绪低落,忙问原因,我便一五一十地给母亲说了缘由。不由分说母亲赶快拿出一碗我们平时都舍不得吃的面粉,和着锅里剩余的面汤打起了糊糊。我不解地问为啥要打糊糊,母亲说那一个个小生命和人一样,要吃奶要吃饭的,总不能眼看着它们个个饿死。我心头一热,差点落泪。母亲看到了我的表情,岔开话说赶快喂小猪去。我端起一小盆糊糊,赶快跑到学校,给小猪喂糊糊,看着小猪崽一个个张开小嘴啧啧吸食的样子,我和同学都笑了。我脸红着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是母亲的功劳啊!
高中毕业,我没有考上大学,回家乡劳动。刚开始身体确实吃不消,尤其是经不住太阳晒。干完一天活,躺在床上,累得动也不想动。母亲看到我的样子也心疼,就跟生产队长说让我到林场劳动。林场这个地方比生产队好,活很轻,和几个年龄大的场员锄锄地、摘摘蔬菜、瓜果,最重要的是林场里有一个收音机,可以收听新闻,其他人把戏曲听烦了,我还可以趁机收听相声和歌曲,这给我孤寂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过了一段时间,公社要组织民兵进行脱产训练,听说参加训练的人,每人要发一杆真枪。几个同学都跃跃欲试,我心里一热,也想摸摸真枪。母亲知道了我的想法,就给我父亲说让娃参加训练,磨炼磨炼他的意志,也能开开眼界。他们一块儿就去找队长说情,队长很不情愿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就这样我便参加了民兵训练。训练还是相当苦的,先学习基本动作、基本要领,摸爬滚打,最后才真枪实弹地训练。半个月后考试,5发子弹我打了38环,没有一次脱靶,成绩还算可以,接近良好。现在回想起来,父母真不简单。十几年前,我在省双拥办工作,有时候到部队去都要参加射击活动,我的射击成绩都很可以。不少人还以为我是部队转业的,说枪打得好。我笑着说这是童子功。可我心里明白,这得感谢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是她给我争取的机会,锻炼了我男人的品格,也使我有了一项特长。
劳动了几个月,深感农村太苦太累,后悔在校没有好好学习。有一天母亲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要想跳出农门、要想有出息,就得好好学习上大学。不要灰心丧气,要咬紧牙关继续考。父亲也给我打气:是男子汉就不要退缩,要坚持考到底,直到超过年龄国家不让考!说得我眼泪汪汪,信心满满。
重新回到母校复读,母亲早早地给我准备好了被褥,都是新里新面新棉花,被子足有8斤重,母亲只怕冬天把我冻着;蒸的馍又白又大,还准备了大半袋面粉,生怕我断了吃的,我从母亲劳累的身躯和发红的眼睛里,读懂了他们的良苦用心和无限的期待。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父母亲和我吃的差不多。有一次我从学校回来,想吃点东西,揭开锅一看,全是蒸红薯和几个杂粮馍馍,再看看案板上放置的菜,一碟水和的辣椒和酸菜,心里一酸,惭愧不已。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考了那么不理想的成绩,真是亏欠父母太多太多!关于我的学习成绩,母亲从未责怪过我,表面上只是说能上个大学最好,考不上大学中专也行,只要尽力了就好。可背过我也常常偷偷抹泪,恨铁不成钢。
大学毕业我分配到省政府部门工作,报到后有一周假,可以回老家看看。我在老家住了三天,母亲便催着我回单位上班:“你现在是公家的人,吃着公家的饭,就要为公家干事、操心,到单位好好干,少操心家里,我和你大都好着哩!”说这话时,母亲的眼圈已经红了。我们家只有我这一个男孩,母亲疼爱我,众所周知。上大学时,每到收假开学,母亲都要先坐一次手扶拖拉机或公共汽车,然后才能到达火车站。这次也和往常一样,把我送到火车站,眼看着我上了火车,火车开动了,她还是那样,站在原地不停地挥手,直到火车看不见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天妒良善。父亲过早离世,母亲也走了十年。这十年,我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的音容笑貌,她的品格和精神时常教育和鞭策着我。她善良可敬,勤俭持家,为我操碎了心,使我深刻懂得勤俭和善良、奉献和回报;她正直无私,明理守规,使我明白并践行着守规矩、知敬畏、有底线。我深深地怀念母亲,为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下辈子,我还做母亲的儿子。(xawb2019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