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青年散文大奖赛获奖作品(14)
(2025-07-24 14:59:38)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14)我在美国写春联
2015年春节前,我们一家人来到了美国密苏里东南部开普吉拉多市(Cape Girardeau)的东南密苏里州立大学,我要在这里当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这里的天空很蓝、空气很清爽,一切是那样的安静、平和。这里没有国内过春节前的热闹气氛,看不到红灯笼,听不到鞭炮声,也少了亲朋好友之间的走动。即使是白天,街上的行人也很少,更多的是川流不息的车辆。
日子就在一片清静中走过。我每天除过去学校听课、查资料,就是和家人呆在一起,或者给国内的朋友们用微信和QQ表示春节的问候。但就在这样的日子里,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心情渐渐产生了隐隐不安,甚至是郁闷。这种感觉在春节前的几天愈来愈强烈,甚至有时候晚上也睡不好觉。
就这样,时间到了腊月二十九日。
这时候,国内大街小巷的商店门上早已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家家户户的大门两边也是同样。而我家每年的春联,都是我自选内容并书写,然后一家人把它认真地贴在大门上,还拍照留念。
吃过午饭,我去街上的商店走走。恰好这几天,开普吉拉多市刚下过雪。今天天气放晴了,外面的雪景很好,有些大人和孩子在玩雪,还有人在拍照。但我无心欣赏这些美景,从这家商店出来,又进到另一家商店。最终也没有买到一张红纸,只好闷闷不乐回家了。此时,我心情很沮丧,也很失落。
看来,我们一家人今年要过一个没有对联的春节了。
回到家里,我用带来的宣纸、毛笔、颜料,画了两幅山羊,挂在墙上自我欣赏起来。之后,还拿出了从国内带来的一些书法作品和国画挂在家里,整个屋子一下子有了新气氛。女儿高兴地说,好长时间没有看到字画了,家里办起画展了。妻子也说,感觉墙壁不空了,心里踏实了。
下午六点多,我接到了一个叫张博的中国留学生微信留言,他说找我有一点事情。一会儿他来了,还拿了两张红纸,说是要我帮他写一副对联,细心的他还多带了一张红纸给我。
这真是个好消息,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小张说他第一次在美国过年,不贴春联,好像没有过年似的。在寝室门口贴一副红色的春联,既是对自己鼓励,同时也不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为他的想法叫好。于是,就在灯下的书桌上裁纸、浸笔……当时,我的心情有点激动。女儿、妻子、小张围在一旁兴奋地看着。这情景勾起了我儿时遥远的记忆。
从我记事开始,每年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当时,还没有印刷的春联。一大早,孩子们就和大人拿着红纸,到村上的两位老先生家里让他们写春联。二位先生有时候忙得午饭也顾不上吃。一群孩子围在旁边,好奇地看着,用手指比划着上面的字,嘴里不停地念着,心里也羡慕不已。这两位先生,一个住在我家的房屋后边,一个和我家紧邻。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时间看他们写春联,看着看着,当时懵懂的心里觉得写字很有意思,就喜欢上了它,一直喜欢到现在。
对联写完后,在我和小张聊天时,妻子很快做好了晚饭,留下小张一起吃。她看大家的心情都很好,就建议把从国内带来的一瓶时尚六年西凤酒打开喝,我欣然同意。
平时不胜酒力的我,那天晚上到底喝了多少,我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喝得很兴奋,有些晕……
这一夜,我睡得很踏实。第二天是年三十,一家人起床后就开始贴对联。我先用面粉熬成糨糊,然后把它均匀涂抹在红色对联的背面。妻子在一旁帮忙,我踩着椅子,把对联贴在门扇两边的墙上,用手上下捋平整,还按了又按,害怕被风吹落。女儿看着红色的对联,高兴地跳着说:真好看,在美国过年和在中国一样,还能贴春联。
之后,我站在马路边,远远看着,只见红色的对联点缀着白色的雪景,很是醒目。此时,我的心情放飞起来,仿佛回到了故乡……(岳红记,发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