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大街的民谣

(2025-03-28 15:02:4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我一生喜欢搜集陕西民谣,至今已搜集了5200多首,其中有近百首有关西大街的民谣,生动地反映了新老西大街的风貌。

西大街的城隍庙,曾经十分繁华,在城隍庙里,针线、花头、发卡、扇子、烟嘴、雨伞、玩具等一应俱全。过去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城隍庙,九里三,各样买卖在里边,上自绫罗和绸缎,下至牛笼和马鞭,针头线脑全尽有,西北五省称为冠。

另一首民谣说得更生动、形象:商品比繁星,摆成一河滩,不去城隍庙,东西办不完。

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鼓楼,南北楼檐下悬挂着巨幅牌匾,字迹刚劲有力,南为“文武盛地”,北为“声闻于天”,民谣云:钟楼西侧是鼓楼,金碧辉煌映神州。“文武盛地”金光闪,“声闻于天”照九州。心中热爱日夜瞅,如同太阳和北斗。

还有一首民谣《远看钟鼓楼》经过文人墨客斟酌提炼,更有韵味:远看钟鼓楼,近看是木头。木头用了千千万,没有锛子和斧头。字里行间体现的是浓浓的宗教般的参透意识,告诉的是人世间简单而又深奥的哲理。

还有一首民谣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赞美西安钟鼓楼的高大雄伟:山西有座应县塔,离天一丈又七八;河南有座于谷祠,把天磨得咯吱吱;陕西有座钟鼓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上世纪三十年代,西安的商业中心为南院门和西大街,有民谣为证:南院门热闹繁华,西大街店铺百家,东大街乱倒炉渣,中正路(今解放路)狼能叼娃。

西安古有“八水绕长安”,然而都在城外,城东北井水苦,咸而味臭,不堪饮用。城西多属甜水,尤以西门大甜水井最为著名。民谣颂:西门水井大,西门水井甜,水车多如蚁,日夜运不完。达官贵人喝,穷人不沾边。


有关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的民谣如:西大街,宽又长,东头有个同盛祥,牛肉泡,鲜又香,咥了浑身有力量。

说德发长饺子馆的民谣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德发长去吃饺子,驱寒发热全身暖。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安仅有几辆破旧公交车在西大街行驶,其中一辆没有车门。民谣唱道: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近年来,西大街经过大手笔改造后,脱胎换骨,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化气息,如今,人们给西大街编了新的歌谣:改造许多年,旧貌换新颜。商厦穿唐装,美观像宫殿。大道平又宽,环境像花园。西部映彩虹,丝路光闪闪。(文:鲁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