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碑林记忆(1)

(2024-11-23 19:15:55)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碑林记忆——精神家园的坚守与期许

开栏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挖掘、弘扬碑林区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内涵,对外宣传、展示碑林良好的区域文化形象,对内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市民群众热爱碑林、干事创业的激情和信心,构建碑林独有的精神文化家园,碑林区委宣传部组织策划了“碑林记忆——精神家园的坚守与期许”主题文学创作活动。从即日起,本报将开辟专栏,刊登一批优秀作家围绕碑林文化记忆创作的文学精品,内容涉及碑林的名胜古迹、老街名宅、宗教艺术、商贸文博、演艺休闲等十多个领域,通过作家优美的文学语言,厚重的史料铺陈,浓郁的人文情怀,全方位、多角度记录、承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理念、道德追求、人生智慧,充分展示碑林在推进“一路一带”建设、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核心城区进程中的现代风貌和时尚靓影。隽永如碑,繁锦似林,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碑林将在文化传承、时代发展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1)碑林风骨(上)

我常常会想,中国人当然是不乏创造才能的,这表现于对待汉字,竟能在其中艰辛地炼丹,使之结晶为一种书法艺术,而且求其不朽,要将汉字刻于石头之上。

中国的碑便是这样一种石头,其镌着汉字或图画,立于黄壤,以作纪念。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也可能散失,遂出现了防止其毁的方法,就是收集起来,用以保存。开始要保存的两方碑是唐朝的,一是石台孝经,一是开成石经,尝立本务坊。唐末,京师受到起义部队破坏,唐将领韩建为便于防守,缩建了长安城,竟把本务坊划到城外了。然而石台孝经是碑之瑰宝,于是他就将其迁至城内。不久有刘鄩在长安用事,又把开成石经迁至城内。这是1600多年之前的措施,甚妥。经世代收集,在西安的碑越来越多,终于决定尽移孔庙,而且盖房筑亭建廊以藏之。碑林便这样产生了。

碑林所在区域,是西安城内,但闹市却十分幽静。孔庙的一堵砖墙,周围的几棵国槐,这些国槐足有千年,秋日的夕阳,将它们密密的椭圆的叶子,涂成了一种透明而浅淡的黄色,它们像巨大的翅膀,飞翔在一片平房之上。砖墙和国槐便给碑林定下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基调,特别是国槐的主干,有的开裂,不得不用混凝土塞住,否则将腐成空洞,有的已经朽成空洞了。粗糙的黑皮化为直立的壳子,站在铺路的青石之上,那些青石的接缝之间悄然渗透着苔藓,站在这样的青石之上,望着老得空洞的国槐,无论如何都使人感到一种日子的悠长和惨淡。繁华是遮掩不了惨淡的,此乃历史从这里走过而不可驻留的体验。在这里,到处都是书画店,印章铺,民间工艺品也是应有尽有,它们悬挂在店铺的墙上,一片缭乱,不过即使在缤纷之中,它们也有一种遥远岁月的味道。

石台孝经在碑林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居一亭。亭是红柱绿栏,飞檐翘角,为夕阳所照。我惊异石台孝经之碑的高大。它由4块石头组合,色如黑玉,光可反照。其碑头祥云涌动,瑞兽优游。碑座是深入地下的三层台基,香草舒卷,雄狮劲啸。此碑的总体感觉是雍容华贵,气宇轩昂。当然了,这不是普通的碑。孔子的学生曾参,有录曾参与孔子的问答之辞,主要是关于孝的道理。以此为内容,其碑自会珍贵。唐玄宗为它作序且作注,并以自己擅长的八分隶体所书而成。往碑林去的人,无不在这里踌躇,之后仍留恋于斯。

不过,给人以冲击力量的还是开成石经。此碑由114块巨大的石头所构,上镌12种儒家经典,共计550252字。这些碑按次序立于宽敞的屋舍,如墙如岸之碑,真是太厚实太沉重了,甚至使整个屋舍轻飘得似乎没有了分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妻如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