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烧尾宴与鲤鱼跳龙门

(2024-10-16 20:27:04)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烧尾宴是古代专为士子登科金榜题名举行的一种宴会,盛行于唐代长安,是史上经典名宴典型代表之一,与宋代琼林宴本质大同而方式有异。

“烧尾”一词在当时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中国神话故事中对尾巴很在意,可能是因为人类由猿变人后,尾巴是人与猿外观最大区别。所以这尾巴最难变掉,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杨戬斗法,失败逃跑时变成一座庙,尾巴不好变,于是孙悟空把尾巴变成一旗杆,但只能安在庙后,让杨戬看出破绽。

《封氏闻见记》今本中载:“士子初登荣进及迁除,朋僚慰贺,必盛置酒馔音乐以展欢宴,谓之‘烧尾宴’。说者谓虎变为人,惟尾不化,须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授,如虎得为人,本尾犹在,体气既合,方为焚之,故云烧尾。”

二说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封氏闻见记》今本载:“新羊入群,乃为诸羊所触,不相亲附,火烧其尾,则定。”

三说是鲤鱼跃龙门烧尾化龙,必有天火把它尾巴烧掉才能成龙。清李元《蠕范·物体》中有:“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

《三秦记》中有“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下者为鱼。”以及神话传说的“每岁季春有黄鲤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及化为龙。”陕西韩城孔庙中有“鲤鱼登龙门”的浮雕,表现的就是这段神话。想象着小小鲤鱼逆水而上,跃登龙门的艰难异常,以及“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鱼化龙嬗变时的痛苦惨烈,心中自生敬仰。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把考中三甲的状元、榜眼、探花称之为跃龙门、登龙榜,至今这仍是对一切有志青年超越自我的一种激励。

唐代烧尾宴有两种:一种是前边说的专为士子登科金榜题名举行的一种宴会,另一种是朝官晋升时设宴敬献皇帝。陶谷的《清异录》详细记载了唐代著名的一次烧尾宴。

公元709年,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升官晋爵,依例要向唐中宗进宴。这次宴会共上了58道菜:冷盘热炒,烧烤汤羹甜品面点一应俱全。其中有些菜品的名称很费了大厨心机,极为奇妙而富蕴吉祥,让人不由得拍案叫绝。如贵妃红,是种精制红酥餐前点心;雪婴儿,用石蛙肉淋上豆粉芡下火锅涮的珍肴野味;白龙,即鳜鱼去皮取其肉,切细丝晒干装入瓷瓶用调料密封而成;御黄王母饭,里脊肉和鸡蛋等做的盖浇饭,但却没有一道是尾巴做的菜肴。在《辩物小志》里有曰:唐自中宗朝,大臣初拜官,即加官进禄,例献食于天下,名曰“烧尾”。 “烧尾”,取其“神龙烧尾,直上青云之欹意”。由于这种宴席有欢庆之意,一些官位升迁的人员也举行这样的宴会,以图喜庆,前程远大、官运亨通。(文:朱文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