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社门前的倒槐

(2024-02-19 20:13:11)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报社门前长着两棵树,冬天一叶不挂,尽显风骨,夏天枝繁叶茂,丰盈动人。我每次进出报社,都要深情地看它们一眼。我虽然来自山里,但叫不出树的名字。一次,我请教一位老园林工程师,他说这树叫“倒槐”。为什么叫“倒槐”,因为枝叶都是倒着长。树名虽不雅,但长得好看。

初夏是倒槐一年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时节。那树冠,就像一把张开的伞。树枝都呈弧形向下弯曲,密密麻麻的树叶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像舞者的春装。椭圆形的树叶,在阳光照耀下,泛起灵动的秋波。倒槐仿佛不是树,而是一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的美少女,最让它骄傲的是那一头飘飘洒洒的秀发。

从暮春到深秋,倒槐一直保持着这种美丽的姿势。进入冬天,就像人到了退休年龄,头发开始花白脱落了,直到三九严寒,一叶不存。只见树干笔挺笔挺的,枝杈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给人的印象并不丑,而是很有风骨。

倒槐很像是一篇大文章。那粗壮而挺直的树干,就像是文章的主题,十分突出;那层层叠叠的枝杈,就像是文章的段落,结构严谨;那嫩绿的树叶,就像满篇文字,生动传神。办报纸,常用文体无非是消息、通讯、评论,副刊里还有诗歌、散文。但不论哪种文章,主题都要鲜明,层次要清晰,文字力求朴实而生动。看看倒槐,就是一篇范文。尤其是新闻报道,教科书倡导“倒金字塔”写法,即把最新鲜、最重要、最生动的事实写在前面。看看倒槐的形状,不就是一座倒金字塔吗?倒槐又像是一个优秀的媒体人,优雅其外,风骨其中。先看那根部,深深地扎根于土壤之中,这就是新闻工作者,要经常接地气,深入群众,贴近生活。脚板底下出新闻,大凡优秀的新闻作品,都是经过深入采访才能写出来的。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吸收到丰富的营养,才能和百姓保持深厚的感情,才会用手中的笔为人民而歌,才能经常听到弱势群体的呼声,才能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再看那树干,粗壮而挺直,象征着媒体人的脊梁骨。任凭三九严寒的暴雪,夏秋时节的狂风暴雨,永远不低头、不弯腰。无论中外,媒体人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操守。世事纷繁复杂,生活就像万花筒,不能见到风就是雨,要明辨是非,抓住本质,反映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敢于做时代的“瞭望者”,写出的作品能深刻体现主旋律;要善于做“乌鸦嘴”,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再看那枝叶,薄如蝉翼,嫩绿光鲜,就是倒槐经过几个月才酝酿出来的作品,也是她展示给世人的一道亮丽风景。一年才出一件作品,当然说不上快手,但是精品,值得慢慢地阅读,细细地欣赏。作为媒体人,每天都要不断地把新发生的事情告诉读者,有时一天就写出一篇甚至几篇报道,因此不可能每篇都精雕细刻。但是,一年中有那么一篇甚至几篇精品,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或是读者在几个月后仍在议论仍在欣赏,这也应该是媒体人的一种追求。倒槐给媒体人的启示是:更勤奋一点,更用心一点,奉献最优秀的作品。(文:九江日报社 陈泽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父亲买酒
后一篇:故乡漫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