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谈(12)

(2023-07-16 18:29:23)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12)冷面搓搓

小时候,种地几乎都是靠人畜,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但粮食似乎总是不够吃,而干完活回到家里,母亲洗洗手,就和面,做大家都喜欢吃的冷面搓搓。随着热油浇葱花的“刺啦”一声后,家人便拿起碗来到母亲面前盛面。父亲出力大,哥哥长身体,碗里就盛得多一些,我跟着大人也可以享用一碗,而轮到母亲的时候,锅里就只剩下几根断成小截的搓搓,用笊篱捞进碗里,再加几勺面汤,就个掺了黑麦面的蒸馍,将就着就是一顿午饭了。

后来,家境好转,母亲还是会在没有好饭可做的情况下,做些冷面搓搓,以犒劳家人。我被母亲招到旁边,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搓起了搓搓。冷面搓搓是农村人为了省时,直接用冷水和面,擀平后切成条状,直接用双手搓成细条状的一种面食。这种面就和死面馍一样,没有发酵的过程,所以非常瓷实,被农村人称为“钢筋面”,很有嚼头,吃到胃里耐消化,顶饿,但是不能常吃,对胃不好,怪不得母亲只在家里人干重体力活的时候才做冷面搓搓,原来还有这么些讲究呢。

虽然冷面搓搓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光和面就很有讲究,面要和硬一些,太软了就不好搓了。和面搓面必须一气呵成,中间不能稍微怠慢,否则面干了就搓不动了,或者容易断掉,要趁着刚和好面时的湿度,赶快切条、搓面。每次看到母亲搓面,总是那么的熟练,可我一上手,不是粗细不均匀,就是把面搓断了,母亲看我要把断了的面条接起来,便笑笑说,等你接好了那根,其他面早就干了,几次之后,我确定自己确实不是这块料,也就放弃了,专心地烧火。要拉风箱,烧大火,煮搓搓才不会沉底,这种面很费火候,煮不好就成了夹生的,容易把人吃出病来。

前些年,母亲还会做冷面搓搓让大家换个口味,她特意剥了些三月里的小蒜,还有我们称为羊蹄甲子的野菜。本地俗语有三月小蒜,香死老汉之说。鲜嫩的蒜苗被热菜油浇过,香味立刻勾起了食欲。羊蹄甲子绿绿的,甜中带着涩味。这时吃冷面搓搓,完全是一种享受,满口留香。虽然解了馋,但冷面搓搓还是那么顶饿,必须来碗面汤,原汤化面,才好消化,所以上了年纪的父亲就不能吃太多了。再几年工夫,母亲再也不能做冷面搓搓了,一是做饭速度跟不上了,二是他们年纪大了,吃了不容易消化,也只能做些面条,还要煮得糊糊的,才吃,说起冷面搓搓,就只能摇摇手了。

那次到朋友家里,刚赶上了饭时,一问竟然是冷面搓搓,便毫不客气地咥了起来,多年没吃了,第一次感到冷面搓搓的硬度,也没敢多吃,只吃了一碗,可回家之后,明显感到肚子里那块面食依然,只好到广场上运动了半天,回家又吃了些健胃消食片,这才感到舒服了些。看来父亲说得很对,冷面搓搓是给干重活的农人准备的,我们这些跃出农门太久的人,还是无法消受这难得的美食了。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机械化耕作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将告别繁重的体力劳动,这种冷面搓搓吃的人越来越少。但我不感到惋惜,这正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丁延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饮食谈(11)
后一篇:饮食谈(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