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谈(3)

(2023-07-07 21:11:26)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3)辣与麻,饮食史上绝佳组合

辣椒是辣味,花椒是麻味。

俗语说:“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因此,论吃辣椒,四川人不算最厉害的。然而,川菜却走红全国。为什么?因为有了花椒与辣椒为伴,通过独特而丰富的烹饪手法,将辣椒的魅力呈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川式“麻辣”独步天下。

川人偏爱家乡辣椒,自古,川东北的人性格猛烈,所以喜食辣劲十足的朝天椒;而川西北人,在成都平原与都江堰地域这块天府之国,受到丰美气候的灵性滋养,性情温和,所以这一带人钟爱微辣、浓香的二荆条。

花椒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食材。民间传说,乾隆皇帝出巡到山东孔府,午餐时食欲不振,面对满桌的山珍海味没有一点胃口,随行人员急得团团转。这时,有人送来一篮新鲜的嫩豆芽,厨师随手将豆芽用开水焯了一下,再用几粒花椒爆锅,豆芽下锅翻炒几下即起锅,“油泼花椒豆芽”被献上餐桌。乾隆用筷子夹了一些尝尝,感觉脆爽可口,瞬间胃口大开。于是,他大加称赞,说清香淡雅中有一种引人入胜的味觉之鲜美。从此“油泼花椒豆芽”,便成为一款特色开胃名菜。

李时珍曾用椒红、茴香、枣肉治愈一位年高七旬老妇的腹泻病,这位老妇有五年的病史。“以花椒涂室抹壁”,是古代老百姓朴素的生活习俗。明代和尚宗林,在他的《花椒》诗中写道:“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玄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宫中;鼎餗也应加此味,奠教姜桂独成功。”《汉官仪》记载,皇后以椒涂壁称“椒房”。为何如此?一是因为花椒天性温和;另外,花椒还深含多子之意。除此之外,花椒还可入酒,这是古代荆楚地区的生活风尚。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过腊一日,谓之小岁,拜贺君亲,进椒酒,从小起。”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癸己无日》诗中写道:“西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入酒的花椒,不仅带给人舌尖上的快感,更成为一种生活体验。

花椒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食香料,早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便远销到世界多地。法国潜水员雅克·丘马,在毛里求斯海岸的一次潜水中,发现了一艘300多年前沉没的荷兰船,而船仓里便有花椒、肉豆蔻等香料。把它们打捞上来一闻,仍然保留着奇异的香味。

辣椒与花椒二者结合在一起烹饪,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的确,花椒与三千年前从南美引进的辣椒结合起来,使得辣椒冲击、张扬的性格变得收敛而安详,味道变得鲜明,刺激却不放纵,正如川人秉承圣贤所推崇的中庸调和之道,让辣椒中的辣味不再燥烈,味觉的丰富中深含柔和,舌尖的变化中充满意趣。同时,花椒的含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绽放。于是,这两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食材老人”,偶然相逢,催生了川菜,汇成了不朽的食俗传统。人们在这种令人痴迷的食物滋味里,追求到丰富的口感,体验到火热的满足,也感觉到了辣椒、花椒二者在烹饪中生成的无穷而精彩的变化。(文:鲍安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饮食谈(2)
后一篇:饮食谈(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