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说“羊”(11)
(2023-07-03 21:18:36)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11)“神羊”
龙年说龙,马年说马都是各种媒体上的时髦话题,当然羊年也不例外,刚到2015年元旦,说羊的文章就多起来,在报刊杂志网络上从关于“羊”的典故到动画片、羊的成语到羊的吉祥、以及羊的说文解字都非常多。更有趣的是羊年春节前夕,关于中国羊年之羊是绵羊(sheep)还是山羊(goat)使外国人非常纠结,不知如何翻译。为此媒体上也展开了一次绵羊与山羊的讨论。其实,马年说“马上成功”,羊年说“三羊开泰”寓意“三阳开泰”,按说文解字与谐音式解读,反映一种民族求吉祥的文化心理,与山羊、绵羊的关系不大。如羊大者为美,羊示吉祥;当然还应言羊必“详”,详者详细也,应该说清楚些,所以才有开篇几句废话。
既然羊年说羊是时尚,笔者也不能免俗,也说说羊,只是关于羊的典故成语故事之类被人说得太多了,我便想绕开这些俗套,从故纸堆中另发掘一点“神羊”的史料结合当今社会来一番微言大义。大家说的羊是吃草、被人宰杀吃肉的羊,都是些俗羊,而我说的羊是“神羊”。
什么是“神羊”?《后汉书·舆服志下》:“獬豸,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后亦用以指执法者。所说“神羊”就是“獬豸”。
“獬豸”是中国古代人想象中的一种动物,也称“解廌”或“解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头上那根十分有力的独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故有“神羊”之称。神羊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皇帝、“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象征。于是便有了中国特色 “法”的概念起源。
相传在尧、舜时代,尧和舜都任皋陶为司法官。皋陶正直无私,执法公正,非常受人爱戴。皋陶在处理案件时,若有疑难,就令人牵出一头神羊,该神羊名“廌”,又名“獬豸”。于是便以此为“法”。法的繁体字便是由此神羊决狱断案而来,古代写成“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这个“灋”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解廌,兽也。似山羊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象形从豸者。凡廌之属,皆从廌。”也就是说三点水表示法律公平如水,从“廌”(音zhì),即“解廌”。神羊在审理案件时,能辨别曲直,用独角去触理曲的人。于是中国最早的法律概念就这样形成了。公正无私,善于决狱断案的皋陶,与尧、舜、禹被同称为“上古四圣”。
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争鸣,治国学说各异,唯独对于“法”认识却趋于一致。如《管子·心术》说“杀戮禁诛谓之法”; 《大戴礼》云“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吕氏春秋·察今》说“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以法治国理念不只是法家,其他儒墨各家都认可。所以从秦汉以后,执法官吏都要戴“獬豸冠”,成为一种定制。
随着这两年“老虎苍蝇一齐打”,反腐败以摧枯拉朽之势揪出了一个个大老虎,以秋风扫落叶之凌厉清理贪官,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把法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全面推行“依宪执政” “依法治国”。欣逢羊年,希望执政者勇于刮骨疗毒,千万别做吃草的肉羊。愿我们的时代,让獬冠大显神威,以雷霆万钧之力进一步打击腐败,反腐惩贪,清理江湖时代潜规则,建设法治社会,让天下百姓扬眉吐气,让腐败分子闻风丧胆,还我大中华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期待着羊年“神羊”显神威,以法治体现公平正义,以法治促人文道德提升,“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文:郭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