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的故事(36)

(2023-04-19 22:41:03)
标签:

善思则明

分类: 散文选

36)乡村的机井

在关中乡村,能灌溉的井叫机井,这种井在农村星罗棋布。

机井一般井口很粗,每个机井常常都盖有一个井房,井房里安有水表,放有一支油笔和一个浇地登记本。每户人浇完地之后,自动在浇地登记本记下自己浇地时的水电度数。

在农村每个村子里,衡量一个村长本事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个村长给村子里打了多少机井。有机井,就可以放心种玉米;有机井,不管地再远,就可以栽种各种经济作物。在我们老家那里,如果没有机井,就要用水库的水灌溉。但用水库的水,一是收费高,水库的水浇地一般一亩地得花一百元;二是要用水库的水,得提前协调,这个很麻烦;三是用水量要大,水库放一次水,最少得两天时间才行,否则水库亏本。所以,乡亲们有一个歇后语,水库的水——摆施。

关中常常会少雨干旱,乡亲们种的各种农作物,都离不开机井灌溉,尤其是玉米。种下玉米之后,如果天不下雨,得浇一次,让玉米顺利出土。玉米长到半人高时,还得浇一次。玉米开花快结棒子时,必须要浇一次,否则玉米结不了棒。

每年到这个时候,机井就特别繁忙,可以说昼夜不停地为大伙服务,这时村里最红火的人不是村干部,而是井官。所谓的井官,就是管理机井的人。井官主要负责机井的设备安全、收取灌溉的水电费等,井官每月的工资是从收取的水电费中扣除。

每到浇地的时候,乡亲们都得提前到井官那里预约灌溉的时间。有的老乡为了不让玉米受旱,晚上打着手电筒浇地,而且常常浇到凌晨两三点钟。浇地时,为了怕水表出现半度等现象,乡亲们都让水表跑到整数时才关闸停泵。为了怕别人插队,等待浇地的人都在机井管旁等候着。

今年6月中旬的一个周末,父亲早上5点钟就去浇玉米,一直浇到9点,才浇完那一亩地。我们在浇地的同时,也想浇地的农户已早早在我们地头等待,生怕我们浇完地后轮不到他们浇地。

机井浇地离不开水渠,每个村水渠的修建和维护,都是由全村人共同负责,每户出一壮劳力,一般是在隆冬空闲时,请来石匠等,大家一起来修水渠。每次修水渠时,总有那么几户人家不愿出劳力,碰到这挠头的事时,村子里都有不成文规定:谁不修渠,谁就不能浇地。

为了解决机井灌溉排队的现象,这几年,有些有钱的村子在地里安装了一排一排的水管。原理是挖一个大的机井,机井里放很多马达,同时抽水,这样方便大家同时浇地灌溉。近几年,有些村子里买来很长的皮水管子,由机井口延伸到地里,避免了浇地时“跑水”或“堵水”等现象。

总之,最近这几年,农村最大的变化就是机井的增多和水泥生产路的增多。有了这两个法宝,关中许多乡村村民不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许多人在地里种上各种经济作物,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在家生活生产,现在关中的乡村,早已成了果子成林的乡村,但这一切,机井功不可没。(文:冯纪隆xawb20171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