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孩子风俗(3)

(2023-03-13 22:32:20)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3)解腰腰

西府一带农村,出嫁的闺女怀孕临产的当月,娘家的母亲要煮鸡蛋、包粽子,赶在月初头几天送到女儿婆家,为女儿解腰腰。

解腰腰的习俗,民间有很多讲究。日期多选在初一,娘家母亲提着装有鸡蛋、粽子的竹篮儿进女儿婆家村,得了讯儿的女儿婆婆就搀着将要临盆的儿媳妇迎出大门,点头打过招呼。这时,娘家母亲当面打破鸡蛋皮,解开绑扎粽子的丝线、翻开包裹的荷叶,然后双手托举着递给女儿。闺女接过后,就坐在自家门槛上吃鸡蛋、嚼粽子,大快朵颐。这个过程中,娘儿俩一般不说话,娘家妈只能将满腹对女儿的牵挂、护犊之情,用慈祥、爱怜的目光传递给女儿。待看着闺女吃完,娘家母亲不进门、也不喝水就转身打道回府。

解腰腰的过程虽说简单明了,但场面和仪式却很庄重,寓意尤为深远。过去,尤其是古时,医疗条件差,妇女生产没保障,生孩子被形象地喻为女人的一道鬼门关。过去,农村孕妇生娃就在自家的土炕头,而一盆开水、半篮子草木灰、接生婆手中的一把老剪刀,就是大人、娃娃的安危所系。在这个关乎女儿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按风俗,最亲的娘家人是不能到场的。所以,娘家母亲只能借物喻意,以物传情——鸡蛋,古人又叫鸡子,鸡子、粽子两子双送。而粽子里又包裹着红枣,“早生贵子”的寓意显而易见;解开绑扎粽子的丝线,剥开粽叶,含有亲娘帮女儿解脱苦痛、期望抱个白胖小子的隐喻。坐在门槛上吃鸡蛋、粽子,则是祈愿闺女跨过鬼门关,掀开新生活的一页。至于解腰腰选在月初,别说过去医术落后,即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除非手术,连产科专家也不敢保证孕妇就在预产期的当天分娩。

(文:赵林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解腰腰(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