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4)

(2023-02-04 21:32:44)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4)李商隐的二月二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李商隐的这首《二月二》,笔调轻快、语言婉转,描写出了蜀中二月二的美丽春色。然而,深埋诗人心中的却是无尽的羁旅愁思之情。

公元851年秋,李商隐的妻子王氏亡故。穷困的诗人为了谋生,不得不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邀,撇下年幼的一双儿女,只身远赴梓州,任节度书记,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幕府生活。这年二月二日,诗人带着愁苦的心和思乡的情,随着踏青的人流,去江边游春。漫步在江边,沐浴着温暖的春日、和煦的春风,倾听着远处传来的悠扬的笙歌。虽是早春,但花朵吐出了花蕊,细长如须;柳树长出了嫩叶,细小如眼。岸边,紫蝶和黄蜂在花柳间穿梭追逐,缠绵多情。客居异乡的诗人不免想起了万里之外的家乡,渴望回到家乡过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然而,三年了,却一直在柳营任事,不曾回乡。新滩碧波荡漾,流水淙淙,它们怎能理解诗人的羁旅之愁。那盈耳不绝的流水声,听起来像午夜时分檐上滴落的凄凄风雨声。

无心的花柳、有情的蜂蝶,它们象征着充满生命活力的春色来了,但诗人生命的春天早已远去。“无赖者自无赖,有情者自有情,于我总无与也”诗人用江间春色、物遂其情,来反衬自己的沉沦身世与凄苦心境。他曾说自己“无文通半顷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可见诗人连归隐躬耕的起码物质条件也没有,这是他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而从其“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等诗句,不难感到诗人“三年从事亚夫营”之中所蕴含的羁泊天涯的痛苦。

花吐蕊、柳长叶,蜂蝶在花柳间翩翩飞舞,春江水涨,这对一般游春者来说,是多么欢畅悦耳的春之歌,而在思归不得的诗人心中,却成了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李商隐的许多抒写身世之悲的诗篇,多以深沉凝重的笔调、绮丽精工的语言,着意渲染出一种迷蒙悲凄的环境气氛。而这首诗却以乐境写哀思,以美丽的春色反衬自己凄苦的身世,以轻快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婉转曲折的情思,让我们品读出诗人不同一般的二月二情思。(文:风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