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二龙抬头(2)
(2023-02-02 22:26:3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园地 |
(2)炒“虼蚤”
在我的老家,有个流传许久的习俗,每到农历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炒“虼蚤”,所谓的炒虼蚤,其实就是炒黄豆和玉米。二月二怎么和炒虼蚤扯上关系了呢?
在过去,人们生活艰苦、卫生条件很差,身上总爱生虱子和虼蚤。平日闲暇时,人们就喜欢捉虱子和虼蚤,逮到之后便习惯用大拇指甲狠狠一挤,那“毕剥”的声音让人产生快感,更让人解恨。而炒黄豆和玉米那毕毕剥剥的声音,正如平日里人们挤虱子和虼蚤时而发出的声音。只是玉米在炒的过程中容易“爆花”,声音特别大;相对来说,炒黄豆的声音较小。于是,家乡人就把黄豆视为虱子,把玉米视为虼蚤。
过罢正月不久就是农历二月二,头天晚上,家家户户就张罗着炒黄豆和玉米了。点着煤油灯,我们一家人聚集在厨房里炒“虼蚤”。每年都是父亲烧火,母亲站在灶台边炒,我和妹妹则争抢着拉风箱。最为有趣的是,在炒豆子的过程中全家人的嘴也不能闲着,要边炒嘴里边念叨。父亲、我和妹妹三人一起发问:“你炒啥哩?”这时,母亲就会乐呵呵地回应:“我炒虱子虼蚤哩!”“炒死没?”“炒死啦。”随着锅内黄豆和玉米发出的清脆“毕剥”声,我们如此的“念叨”也越来越响亮。这天晚上,最忙碌的人是母亲,生怕一不小心把黄豆、玉米炒煳了,所以手里的锅铲要不停地在锅内翻搅,同时嘴里还要不停地回应我们的问话。冷不丁,锅内的玉米一连串地“爆炸”,像是放鞭炮一样。因为怕滚烫的爆米花“蹦”出来伤及人,母亲就赶紧抓起锅盖来抵挡。炒到紧要关头,只见母亲一手握铲,一手执锅盖,半侧着身子,一探身一弓背,时而盖锅,时而翻搅,其动作真有点像是杂技演员。常常是回应我们的话还没说完,就又叮咛道:“别拉风箱了,火太大,当心煳了。”这天,除了母亲,我和妹妹也十分忙碌。一会儿帮母亲翻锅铲,一会儿又去帮父亲拉风箱,一会儿又用锅盖抵挡“爆炸物”……每每此时,全家每个人的脸都如同初春的迎春花,“绽放”着快活和幸福。
当满屋子氤氳着炒黄豆和爆米花的香味时,我和妹妹早已馋得直流口水了。滚烫的炒黄豆和爆米花刚刚出锅,我和妹妹就迫不及待地围坐在桌子上,顾不得烧嘴,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光阴荏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今,家乡人们的身上已经很难再见到虱子和虼蚤的踪影了,可是,农历二月二炒“虼蚤”的习俗依旧流行。人们早已经习惯在二月二的头天晚上,用炒黄豆和爆米花来除掉身上的“脏污和晦气”。(文: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