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善思则明
善思则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2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感受变化的年味

(2022-12-27 15:25:22)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近年来,有不少人感叹过年没有年味,或者惆怅于年味的变淡。

何谓年味?言人人殊,味有不同,但永远不会消失,只要我们仍然过年,仍然保留过年的传统。此时此刻,有的人已返回故乡正尽享过年的欢愉,有的人已经踏上归途,归心似箭,还有的人仍在值班,却难掩乡愁。这是针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还有一个群体,他们本就在城市里生活长大、工作,也许不需要凑春运的热闹,但他们同样驶入了过年频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是信仰,过年也是信仰,无论贫富、不分地域,一桌的团圆饭与熟悉口味,一屋子的乡音与亲情味,无不让人醉倒。年味再淡,能淡到哪里去?

说是年味淡了,盖因当下的情景与幼年时的情景已有不同,当下的心境与幼年时的心境亦有不同。不同,不代表年味变淡,只是因为视野转换,心绪复杂罢了。有网友说,“故乡与其说是处所,不如说是河流。无论欢喜悲忧,它总要向前流淌,不断改变形貌,只有沉积在水底的几块石头能让你想起它的旧日模样。”过年亦是如此,我们变了,却要求年味不变,不太可能。如今我们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却怀念贫瘠年代的年味,更像是怀念一种记忆,一种情感。由此而言,怀念年味正是享受过年的余味。

比如,踏上久别的故乡热土,便不再平静。目光所到之处,在搜寻岁月变化的痕迹;重新丈量脚下土地,不知不觉已激活了休眠的记忆。心有多热情,年味就有多浓厚;远离故乡越久,就越要比照故乡的旧貌与新颜。故乡变了,有点点滴滴,也有日新月异。有不易为人知的细节,也有带给人们视觉强烈冲击的巨大变化。

故乡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也有了更丰富的味道。王蒙曾回忆他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小时候过年特别激动,因为能吃上一顿肉,因为包饺子,因为穿一件新衣服,因为给大人磕头和得到压岁钱。”如今,天天吃肉也不是难事,年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味道,吃肉包饺子早已不是主要的衡量标准了。从吃的、穿的到用的,一切都在变化,其实年味不是淡了,而是变了。

故乡变了,既有器物也有人心。梁实秋曾直言,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原因很多,其中有这么一条:“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应该承认,放鞭炮有放鞭炮的好处,我们小时候哪个不喜欢放鞭炮?但是,时至今日,放鞭炮堪称陋俗,最大原因就是污染空气。一项实验证明,燃放1个鞭炮足以让10立方米内的PM2.5严重爆表,鞭炮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还会直接对人们身体造成危害。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实行烟花爆竹禁放的城市有138个,出台限放政策的城市536个。但是,在广大乡村仍有不少人热衷于燃放鞭炮。不放鞭炮,少放鞭炮,看似年味淡了,换一种说法,这种小清新的年味,更环保,更健康,岂不是更新潮的年味?

乡村还给我留下一个极深的细节,即wifi逐渐普遍。越来越多的人用wifi上网,也已成为农村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变化,意味着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向城里人看齐,意味着他们有更丰富的精神诉求。古老的年味会长存心底,有了新生活的年味更让人欣喜。

如果稍作留心,便不难发现太多充满生命力的乡村变化。如果将这些变化呈现出来,拼接起来,便能轻松感受农村的新面貌,也能感受我们心灵的成长。过年的方式或有变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永远不会飘散;表达幸福的方式或有不同,但对幸福的追随不会停歇。每个人都有权利向往美好生活,一个日渐开放、富庶且容纳多元的社会,才能为这种向往提供更多可能和保障。且让怀念置于心底,且迎接并享受不一样的年味,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长大,他们也许会怀念现在的年味。(文:秦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