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远的记忆

(2022-11-17 21:53:07)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园地


——节日中的原始宗教信仰溯源

节日文化是一条自远古流来并向未来流去的历史长河。当人们追本溯源时,就会发现,节日与原始宗教信仰有着不解之缘——许多节日祭祀活动的古老基因来自无所不在的原始宗教信仰。

自然崇拜

有学者说:大自然创造了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

原始人类脱离动物界,赤条条地来到世上,摆在他们面前的自然界是错综复杂的——风云变幻,电闪雷鸣,洪水横流,野火燎原……大约从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连。于是,人们把生活中的得失胜败归功于自然力,从而出现了自然崇拜,上自天、日、月、星、风、雨、电,下至土地、高山、江河、湖海、森林、水潭等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充满好奇的初民,开始寻求各种自然现象的起因,探索着宇宙万物的奥秘。他们凭借感性、质朴的思维方式,把自然现象超自然化,编织出日神、月神、天神、地神等各式各样的神话,构思出了女娲补天、灶君升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征服自然的“壮丽颂歌”。这些民俗事象,正是节日雏形的原生态。

在自然崇拜中,以天、地为尊,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据《周礼·春官·宗伯》载,天神是至高无上的大神,日、月、星辰、风师、雨师都是天神。天神是世间最大的主宰和保护神,惩罚人间的一切邪恶。腊日的祭诸神,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冬至、春节、人日的祭天,元宵节祭太一神,社日祭土地神,上巳节祭水神,中秋节祭月神……都是自然崇拜的传承印记。古代汉族如此,少数民族中的自然崇拜也十分突出。云南纳西族祭天是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故有“纳西美布了”之说,意即“纳西重祭天”;哈尼族崇拜天地,在自然界中,以天地为大,他们称天神为“摩咪”,称地神为“咪收”。在每年节庆活动中,都要祭祀天神、地神;云南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则源于火神崇拜。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生物种类有差异,人们所崇拜的自然对象也有所不同,在从事捕鱼的京族地区,海龙王、海公、海母等神占有显著的地位;从事狩猎的鄂伦春族虔诚地供奉山神、猎神;从事农业的诸民族则突出地崇拜土地神。

图腾崇拜

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出现了图腾崇拜。那时,初民在超现实观念的驱使下,极力寻求一种超自然的神灵保护自己,于是,随着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了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图腾信仰,学术界称母系氏族社会为图腾时代,因为当时的图腾信仰极其盛行。在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出土的彩陶盆上有人面鱼纹,我们认为这些氏族以鱼为图腾,人面与鱼纹的结合正是人与鱼共生了这些氏族,所以鱼就是这个图腾的标志。东北鄂伦春族信仰熊图腾,称熊为“老爷子”或“爷爷”,称公熊为祖父,母熊为祖母。猎熊后把头取下来,实行风葬,向熊叩头,求其保佑。

说到图腾崇拜与节日的关系,端午节最为典型。据《闻一多全集》载:闻一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就提出了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详细地论证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古代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他们不仅传承了“断发文身”的习俗,而且在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击鼓声中乘坐刻画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这一学说有一定的科学性,是端午节起源诸说中,影响较大的学说之一。今日,龙舟竞渡已成为全世界最具民族影响力的体育活动之一。饮水思源,这是图腾崇拜习俗给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

祖先崇拜

大约在仰韶文化时期,初民出现了祖先崇拜,人们崇拜部落的共同始祖。那时,氏族制度是以母系计算的,这是初民对自己血亲先辈的敬仰,是比较进步的原始宗教形式。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扶风姜西村采集到一块人面半浮雕。专家们认为这是仰韶文化出土的妇女偶像,是对女性祖先崇拜的佐证。而对女祖先的膜拜习俗在少数民族中至今仍在传承——鄂伦春族的火神是一老妇女、侗族的祖母崇拜、壮族的花王圣母、湖南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的苗族每年都要祭祀女祖先等等,多不胜举。父权制确立后,人类开始供奉男性祖先。

我们先辈对祖先的膜拜是虔诚的,人们供奉祖先是对祖先的眷恋,同时祈求祖先保护自己。每一个氏族或部落成员,对祖先的崇拜都怀有一种淳朴、神圣的感情。每年到了一定的季节、日期,人们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宗教信仰作为全民性的活动逐渐淡化了,但一些与之相关的活动,却作为民俗事象,融入我们的精神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民俗习惯,逐渐成为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流传数千年的春节祭祖、人日祭祖、清明节扫墓、十月一日的送寒衣、重阳节的敬老……这些节日被赋予诸多传说,掩盖在神话编织的美丽面纱下。一旦揭去这层面纱,你就会发现,影响节日文化最深刻、最广泛的还是原始宗教观念、宗教情绪和宗教活动。

拉法格在《财产及起源》中说:宗教是古代风俗的贮藏库。由此看来,各民族编织的风俗习惯、节日祭祀活动都是从原始宗教信仰开始的。(文:韩养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醴泉,礼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