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丝绸路新游记(肖云儒50)
(2022-10-04 20:50:07)
标签:
善思则明 |
分类: 散文选 |
(50)我们背后
有一位老翁,77岁了,在得知丝路万里行正在筹备,而我有可能参与走完全程时,便激动不已,隔三岔五就有电话、短信、微信,给我提供资料,后来又请我全家聚餐,他也是全家出席,为我壮行。在近两个月的行程中,一路上都能感受到他的关注。
他就是我大学的老同学赵全章先生。
他既是为了我,也是为了他自己。50年前大学毕业,他分配到新华社新疆分社,跑遍天山南北,参与了新疆半个世纪中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深深爱上了那块土地。半百之后,全家调来西安,任职报社,就教大学。几乎一回到内地,他就后悔,“壮志未酬回内地,心寄丝路情不已”,他的事业和理想属于雪山、草原、戈壁和亲如一家的民族兄弟。于是他将我的丝路行当作自己人生的一次委托式实现。
《亦作汉使·送云儒丝路采风》
此行一去有多远?中华之外山外山!
不作张骞驭鸣驼,沧桑再度已千年。
鸿爪雪泥见古迹,慷慨路桥已新天。
垂老亦作汉使节,白髮犹存志高远。
啸歌作伴汉唐韵,书卷束腰写新篇。
绣成丝路新画卷,再现欧亚通车船。
青史先著记谁功?当今精卫有新贤!
这是2014年6月21日,得知我可能西行时写的,以老友我之“云飞”,寄托自己的人生情怀。
“《西域水道记》《新疆图志》《罗布泊考古记》《历代西域诗钞》《十二姆卡木》……我有几本书可借你……”
“丝路文化传播,尤其西部音乐歌舞,值得一说,我发来朋友制的王洛宾歌曲集。”
我们在乌兹別克断油被困,急坏了他,一连发来四条信息:“山崩不惊,水溃从容,祝平安!”“前方后方联络要畅通,行动张弛,宁慢不匆匆。”“在抛锚沙漠时,宁静坐休息,不宜疲劳工作……祝团队平安!”“不怕缺油,最怕缺水!”
进入格鲁吉亚,路途过半时,他们老两口和学生葛少欢一道去家看望我老伴,并送蛋糕、发照片、通话。让我好感动。
他要我短信转告媒体团:“你们要调整策略,发挥电视长处,发挥访谈优势,发挥即时,即景,即说优势!。”
一路的艰苦和困难,他无一不感同身受,无一不反激他的豪情。你看这首《宅男心思》:
心如流电,忽而天山,忽而楼兰。
身陷宅男,又思张骞,又思定远。
隔山隔水见莽原,燧烽驿站驰边关。
征程万里听鼓声,凝魂一瞬心也动。
愁多怨极不憔悴,廉颇饭少不龙钟。
姜尚临事仍踌躇,望云寄月也英勇。
长城风,丝路情,欧亚桥,五洲景。
驰骋怀远仍有梦,等闲辜负后半生。
精忠不死力不从,心随云儒觅萍踪。
雄关漫道路迢迢,读君文章泪也倾。 2014.8.20
万里丝路上,我们永远面朝着前方,社会也永远关注着这群前端的人群,我却常常眷顾我们背后。背后有许多默默为我们的前行在昼夜辛劳的人,有各媒体后方编辑和技术中心的人员,有在司令部运筹帷幄的组织者,有年深日久的至交或素不相识的友人,当然还有如影随形和我们一路同行的家人……
“丝路快报”、“丝路卫星通讯社”和“岁月静好”,每次收到我的文章,便会从前方发回的图库中配上恰到好处的照片,即时传出去。作家炳煌三天两头会发来以我为描述对象的短诗,在调侃或浪漫的想象中,让你浮起一丝笑容。彤彤读了《痛并温暖着》一文哭了,写来很长一段感想。
婆娑绿树背后是沉默的沃土,美丽人生背后是辛劳的父母,向西挺进的丝路背后,支撑的是家乡和祖国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