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普及面最广的志愿者活动——“儿童110之家”

标签:
东洋白话日本时评文化儿童 |
每当看到国内有关儿童被拐卖的报道,总是深感痛心。总想到,若是社会整体提高保护儿童的意识,那么伤害儿童的事件应可以逐渐得到有效遏制。
说说日本社会的保护儿童意识。
在日本各地都能看到“子ども110番の家”的标识,即“儿童110之家”。在日本生活十多年,笔者觉得日本最让人感到亲切的人文标识就是“儿童110之家”了。
90年代开始,因针对儿童的犯罪增加,日本的警方和地方团体联合推出在小学生上学路过的商店街的店铺、车站、民宅等处设“儿童110之家”的措施,儿童遇到紧急情况时可到贴有“儿童110之家”标识的地方寻求帮助。在警察或者小孩的家人到来之前,“儿童110之家”的人员要尽力确保儿童的安全,并视情况与警察、家人、学校取得联系。许多出租车上也贴有“儿童110之家”的标识,小孩需要帮助时可以拦下出租车。
这是日本全国性的普及面最广的志愿者活动,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据今年4月的统计数据,大阪就有145895个民宅是“儿童110之家”。前些天笔者路过家附近的一个临时建筑工地,也看到了“儿童110之家”的牌子,感到特别暖心。
有意成为“儿童110之家”的商店、民宅,可以向地方政府(市役所、区役所)申请,或者通过当地学校申请,由学校报告当地教育委员会,之后统一发给“儿童110之家”的旗帜或者牌子。有些地区每年到了年末,挂有“儿童110之家”标识的商店和家庭,会收到来自当地学校学生的感谢信。
每个地域“儿童110之家”标识的设计图案不同,一般来说上面有可爱的卡通形象。“儿童110之家”的标识必须贴在显眼的地方,住宅一般是在大门口门牌附近,而且要照顾到小孩的视线,位置稍微低一些。贴上“儿童110之家”标识的商店、车站的从业人员、民宅的家庭成员必须人人学会对应儿童上门求助的情况,并有义务及时了解地域的犯罪信息。
警方和地方团体制作了“儿童110之家”专用的对应手册。比如,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有保守秘密的义务,事后不能把孩子的事向其他人透露。对小孩要耐心、体贴地安抚。紧急情况下联系警察,自己不必去追踪或者试图抓给孩子带来危险的人,当务之急是保证孩子安全。
保护儿童的程序是这样的:儿童来敲门,当事人要沉着,让儿童进来,关好门,把小孩带到里间,首先告诉儿童:“没事了,放心吧。”接着尽量温和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并确认儿童是否受伤,如果受伤较重,需要叫救护车。当事人要耐心听儿童叙诉事情经过,确认是否被不认识的人跟踪、伤害等。情况紧急时,马上报告警察,并告诉儿童,不用害怕,警察会妥善处理,家人马上会来。
据说,“儿童110之家”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求助儿童少,至少说明日本的治安状况还是不错的。“儿童110之家”遇到的较为常见的情况是,儿童来敲门,说:“电话能借我用一下吗,我迷路了,想给妈妈打个电话。”或者是:“您家的厕所能借我用一下吗?”“现在雨下得太大,能在您家躲雨吗?”笔者的邻居家门口也挂有“儿童110之家”的牌子,邻居介绍说:“五年多来,只有两次儿童来敲门,一次像是小学生集体活动,有七八个人,问附近有没有澡堂可以洗澡。另一次是一位小学生哭着进来说,被同伴欺负被打了,通知家长后,就解决问题了。”
看起来这些只是区区小事,“儿童110之家”也实实在在地帮到了孩子们。
不少挂有“儿童110之家”旗帜的设施每年举办一两次让儿童认识“儿童110之家”的活动。比如千叶县镰谷市的青年会议所是“儿童110之家”,那儿每年在秋季万圣节之际邀请当地小朋友来参加南瓜品尝会,让儿童认个门,告诉他们遇到危险可以来这里求助,并教他们护身知识,赠送小礼物。让儿童们拿着地图找找当地有几个“儿童110之家”,并且带他们去走访。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与儿童同乐。活动所用的南瓜是由当地的农家赞助的,大家齐心协力,形成地域性的儿童保护网。
类似地域活动中心的设施平常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用小品演出的方式让儿童认识什么叫“危险”,发给儿童标有“儿童110之家”地点的安全地图。在学校里,老师也会告诉学生怎样利用“儿童110之家”。
日本普及面最广的志愿者活动——“儿童110之家”,真正起到了儿童保护网的作用。日本的小学生基本上是自己上学,自己乘坐电车,不需要家长接送。因为他们处在一个“保护儿童人人有责”的社会里。更为重要的是,“儿童110之家”唤起了民众对儿童权益的关心,巩固了全社会以致每个人都有帮助儿童的义务的意识。
全社会形成保护儿童的志愿者意识,日本的经验值得深思。国情不同,“儿童110之家”是否适合中国还不得而知,不过相信若能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提升民众的保护儿童意识,应会有效扼制伸向儿童的犯罪之手。同时日本“儿童110之家”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对于儿童也要进行日常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黄文炜)
黄文炜的电子书《东洋白话》,欢迎阅读!
http://yuedu.163.com/source/a685179de3484917b2653b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