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东洋白话文化地震舆论调查 |
日本人总是喜欢搞一些类似“国家好感度”的舆论调查。4月16日,公益社团法人“新闻通信调查会”公布今年1月到2月在美国、英国、法国、中国、韩国、泰国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调查的题目是“对日本抱有好感的比例”。结果是泰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最高,为90.8%,美国第二位78.6%,英国69.7%,韩国32.3%,中国垫底,为27.8%。
调查是以电话方式进行的,在每个国家随机抽取1000人进行调查。
看到舆论调查结果,有日本人说,中国人对日本的感情还是很冷淡嘛。其实冷静地分析,从多种意义上说,27.8%这个数字已经很不错了。首先看人数,泰国人口是8千万,90%喜欢日本,那么也就是7千万人。而中国人口13亿,喜欢日本的人若占27.8%,就已经有3.6亿人了,相当于美国总人口。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分析有关中国的问题,你不能单看一个比例,还要看到基数。
不知道电话舆论调查的对象分布于城市还是乡村?不知年龄层次怎样、职业分布如何?记得多年前日本还有个调查显示,中国的城市人比起乡村人,年轻人比起中老年人,收入高的人群比起收入低的人群,对日本的好感度要高些。笔者倒是以为,近年来,亲身体验日本的中国人在不断增多,他们了解了日本的真实情况,对日本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感触颇深,自然对日本增加了好感。
中日关系这些年一直经历着风风雨雨,但是随着民间交往的增多,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个人外交”却在蓬勃发展,大众文化的传播也在加速。
相信日本人对中国的好感度也在上升。在这次熊本地震后,中国网民热心支援熊本县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熊萌”,画了很多以熊猫激励“熊萌”为主题的漫画,传到网络上,日本网民为之感动。日本TBS电视台4月21日报道了中国民众支援地震灾区的点滴。TBS电视台记者前往了熊本上海事务所,据该所所长垣下美那子介绍,地震发生后,想要给灾区捐助善款的询问不断,“每天大概有20个-30个询问”。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向日本熊本日中友好协会发布一条微博:“此刻,我们挂念着日中友好协会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这些都引发日本网民的感慨,认为中国人还是很重情义的。
当然,中日两国不喜欢对方国家的人还是占大多数。不过,日本人即使不喜欢中国,也照样学中文和读中国古典文学,把不喜欢藏在心底。在网上骂对方国家,不伤对方一根毫毛,倒是自身伤了神费了力。好感度多少其实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对对方国家的了解程度。(黄文炜)
黄文炜的电子书《东洋白话》,欢迎阅读!
http://yuedu.163.com/source/a685179de3484917b2653b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