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文化日本美食旅游 |
中国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日本,他们将给中日关系带来一些新鲜的元素,他们对日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的了解也逐渐增多,民以食为天,有迹象表明,对日本饮食文化的感兴趣以致效仿的中国人在增加。来到日本的亲友总是夸赞日本食品,说日本的“大米好吃,水果好吃”等。
据10月19日的《朝日新闻》报道,日本的传统食品纳豆已经登陆中国,深受中国人的欢迎。随着都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向往愈加强烈。虽然中日关系这些年比较冷淡,但是通过旅行等渠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触了日本的生活和文化,对包括日本饮食习惯在内的文化充满亲近感。
报道中还提到,住在辽宁省沈阳市的郭佩环在两年前通过网购买了家庭用纳豆制造器,开始制作纳豆。大豆500克24小时浸在水中,而后蒸两个小时,放入制造器中,拌入纳豆菌放置22到24小时就大功告成了。她是听曾在日本住过的朋友说起纳豆的,最初觉得有点臭,后来渐渐适应了,现在也向周围的人介绍纳豆的好处。
在中国本来没有吃纳豆的习惯,纳豆只在日本料理店见到或者是在日本食品店出售。最近都市大型超市卖冷冻纳豆,是中国产的,3盒是10元,日本进口的纳豆是20元。家庭用的纳豆制造器和纳豆菌在网上配套卖是100元。
中国中央电视台去年播放的节目中提到“日本人长寿与吃纳豆有很大的关联”,这样的信息通过网络和口头传播,注重健康的都市场居民开始吃纳豆。
形成纳豆热的背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中国人到日本旅游,对日本食品加深了理解,业界人士说:在中国,人们对日本食品充满信赖,认为“日本食品是安全的对健康有好处”,这是纳豆流行的要因。日本媒体也十分关注中国人对日本食品的喜好,中国人所喜欢的日本食品排名中,第一位是寿司、第二位就是纳豆。
国民健康食品的由来
在日本,纳豆是三大国民健康食品之一,其他两个是酱汤和梅干,这三样都是十分便利的食品。
关于纳豆的产生过程有几个传说,其中之一是说圣德太子给自己的马喂煮豆时,因为量太多了剩下了,扔掉又觉得可惜,就用稻草把剩余的豆包起来保存,过了几天打开来一看,煮豆之间被黏黏糊糊的细线牵起来了,尝了一下,发现美味无比,于是纳豆诞生了。
还有一说是平安时代后期一位叫八幡太郎义家的武将出征时,因为长期战斗,食材严重不足,那时刚好当地农民收获了大量的豆子,煮熟了还没等到冷下来就用稻草包着送给武将和士兵了。几天后煮豆开始飘香,武将把稻草打开吃了豆子,发现味道很十分好。经武将和士兵的传颂,纳豆由此名扬天下。几个传说中共通之处是纳豆是用稻草包的,所以今天日本一些高级纳豆的外包装还是稻草形式的。
当时武将出征到全国各地,所有纳豆起源地之说也有各种各样,茨城县的“水户纳豆”被称为纳豆始祖之地,但是秋田县的横手市也有一个“纳豆发祥地”的石碑。在日本,纳豆被广泛地食用始于江户时代,纳豆的普及和酱油的进入百姓家有很大关系,因为酱油被当成纳豆的佐料。
纳豆营养品也畅销
今天,纳豆的营养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验证,纳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6、维生素B2、 维生素E、铁、食物纤维、钾、钙等。纳豆中的激酶可以安全高效地溶解血栓,有效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激酶还有抑制血小板凝固的作用,有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使血流顺畅的功能。纳豆中丰富的小分子蛋白质可有效抗疲劳、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
日本超市里卖的纳豆是小盒装的,一般是三小盒一组出售,一个小盒大概是一人的食量,多配有小包装的调味。纳豆的做法比较简单,直接把调味料拌进去就可以了,或者再加上个生鸡蛋,拌上小葱。除此之外,纳豆料理还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比如,纳豆炒饭、纳豆蛋包饭、纳豆意大利面、纳豆寿司等。
纳豆炒饭操作简单,营养丰富,佐料为鸡蛋、葱、盐巴、酱油、胡椒、紫菜等。先把鸡蛋拌入纳豆,而后放入锅内炒,再倒入饭均匀炒作,最后再加入其他佐料。纳豆炒饭不仅家庭主妇乐意做,家庭成员也很乐意吃。另外,纳豆和洋葱可以炒成煎饼状,是下酒的好食物。纳豆和豆腐、小麦粉、蔬菜可以做煎饼。纳豆和韭菜也是合拍的,可以炒成一道菜。纳豆也可与韩国泡菜伴着吃……
纳豆在日本消费量亦是有增无减。据10月23日的《健康产业新闻》报道,纳豆营养品的市场销量比上年增加60%达到300亿日元,上世纪80年代科学鉴定表明,纳豆中所含有的激酶有预防血栓症的效果,同时访日游客间兴起的纳豆热进一步促进了纳豆市场的需求,一些纳豆营养品贩卖会社在广告宣传中加入了中文字幕。
虽然纳豆是日本的国民食品,但是不适应纳豆的味道的人还是不少的。纳豆营养品应运而生,比如提炼纳豆的营养素,制成胶囊。纳豆营养品市场急速发展的原因还有,2003年成立的日本纳豆激酶协会(Japan NattoKinase Association 简称:JNKA)在媒体上做宣传。每年血栓症多发期的冬天和夏天尤其加强宣传活动,1月20日的大寒节气是日本的血栓预防之日,今年该协会花三个月时间在电视上做广告。(黄文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