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生意经
(2014-01-13 21:45:51)
标签:
杂谈 |
前些日子,听一位日本友人谈起与中国企业家打交道的故事。友人曾经在中国工作十年,他说起之前到中国向一位中国企业家介绍一种叫纳米的化学纤维,建议对方用这种材料生产口罩,纳米是由日本的国立大学主导开发的,原材料价格低廉,这种化学纤维具有除臭及净化气的功能。友人说,现在中国的空气污染严重,PM2.5横行,应该让小孩外出时戴上口罩,保护小孩的健康很重要。不料,这一建议一下子就遭到对方的否决,称:“中国人不习惯戴口罩,做这个生意肯定要亏本的。”生意谈不成,友人有些失望。
听了以上这个例子,很多人大约感慨中国企业家怎么如此看重眼前经济利益,一点儿也不注重社会效益之类。
但是笔者把这件事写在“脸书”上,引来几位日本人的议论,他们都是有跟中国人做生意经验的,看他们的想法倒是很实在的,就事论事,把自身的经验说出来,站在“中日生意经”的角度分析问题。
有人谈起中日生意人合作的典型心理状态和难点,跟日本打交道的中国生意人一般是希望进口的日本产品是能够马上畅销的,高品质且有日本特色的产品,自然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很激烈,所以基本上是薄利多销。一旦畅销,必然有很多中国人效仿,结果是竞相压低价格,最后谁都难赚到钱。如果是一般的非名牌的日本产品,那么中国生意人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利润,让日方合作者压价出品,在中国市场,产品零售的利益比日本少,不过,反过来批发商的利益比日本高好几倍。这与日本市场有所不同。日本生意人也有欠缺,一般总是向中方提出方案,希望对方先行动,自身不积极实施。
有人则从中日社会比较的角度来分析。日本人普遍地使用口罩是从十年前新型流感横行时开始的,而且那时三重县四日市和爱知县东海市等地因为大气污染公海哮喘患者增加。中国国土辽阔,大家还未能从环境污染问题上吸取教训,人们的环境意识还未得到普及。
还有人说起,中国的大城市和小地方有差异。在上海等大都市,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使用口罩了,而小地方的人还没有戴口罩的习惯。所以中国企业家不生产口罩,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地方城市,怎么推销口罩是个大问题。不过,现在中国人的环境意识逐渐加强,日本人送中国人礼物,空气清新器是很好的选择,这个总让中国人高兴。
此外,还有人说,对于企业家来说,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不生产口罩,也可能处于对于这一产品不熟悉的考虑。企业家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是成功的基础。所以不能一味怪中国企业家不生产口罩,其中可能有隐情。
听了以上见解,笔者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生意人看问题的细致,对一件事的看法并不是非黑即白。在黑与白之间可能有多种答案,多角度的分析是必要的。中国人跟日本人做生意时,也需要详细分析日本人的心理特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