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1年12月19日当选大阪市长的桥下彻无疑是当前日本政界的风云人物,甚至舆论认为他是日本未来的希望之星。桥下出生于1969年,才42岁,从年龄上来说正是年富力强。2011年末,有关桥下彻的消息充斥着日本媒体,关注度远胜过在媒体面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首相野田佳彦。
桥下彻的魅力体现于两个特征,一是“独裁者”,二是偶像。
在成为政治家之前,桥下彻是每周上电视的偶像,或者叫艺人律师。桥下在单亲家庭长大,高中时代开始学做生意,但是被骗,由此决意走上律师之路。他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经济学科毕业后,在1994年通过司法考试,1996年成为律师,1998年在大阪市设立桥下综合法律事务所。桥下的成名始于电视,2003年开始成为日本电视台星期天节目“大家最想去的法律事务所”的固定嘉宾,成全国性知名人物,当时他的头发是时髦的金黄色,被称为“金发律师”,他还是摩托车爱好者。借助知名度,2008年1月,桥下参选大阪府知事马到成功,成为日本最年轻的知事。前不久,“大家最想去的法律事务所”的主持人岛田绅助因被揭与黑社会有来往而退出娱乐圈,桥下彻力挺岛田绅助,称岛田是恩人,说“没有那个节目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桥下的成名也验证了一点,在日本,媒体和政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利用媒体出名的政治家比比皆是,媒体的传播作用不可小视。从艺人华丽转身成为政治家的还有前宫崎县知事东国原英夫、千叶县知事森田健作等。
桥下的语言风格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相似,十分有冲劲,当选市长后,他意气风发地说:“我保护市民,但不保护市政府。”从大阪府知事自愿“降格”竞选大阪市长,桥下的目标就是改革大阪府与大阪市双重行政机构,而原市长是反对这一改革的。桥下宣言要构建与东京都平起平坐的大阪都,重振关西地区雄风。桥下的野心不只停留在大阪,他希望把大阪当突破口,从而改变整个日本。
在小心谨慎、冷漠的日本人中,热情奔放的桥下脱颖而出,有经济界人士把他称为一匹狼。确实,眼下桥下像一匹敏捷的狼在沉寂的日本政界显得特立独行,他曾公开宣称,“现在对日本政治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独裁”。这话迎合了日本民众的心理需求,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之后,日本每年换首相,每个人几乎都谈不上有什么突出政绩,外交上越来越幼稚,于是日本民众急切盼望强势政治家诞生。
2011年12月25日的《产经新闻》用两大版面刊登桥下彻和石原慎太郎的年末特别对谈,内容主要有大阪都构想、公务员改革、领导者的发信力等,桥下不时有惊人之语,他这样谈民主:“我不是反对民主主义,但是无法做出决断的民主主义、不负责任的民主主义,那是需要改变的。”桥下认为,官员的决定权和责任,这是最需要明确的事。
12月28日,桥下彻作为大阪市长发表施政演说,其内容许多门户网站全文刊登,这是其他地方政府官员不曾享有的待遇。施政演说中大阪都构想等新政还是重点,桥下的设想是,2012年2月推出大阪都构想推进协议会,府和市联合形成大阪府市统合本部。桥下的另一个重要决策是,从2012年4月开始在全国募集大阪的24个区的区长,不出成果者随时罢免,这一举措让现任区长们有些胆颤心惊,手中的铁饭碗将被打破了。
桥下彻在政界刮起旋风,他敏捷的行动力让人惊异。年末,桥下任头领的政治团体大阪维新之会宣布成立意在培养政治家的维新塾,通过考试选拨25岁以上的学员。桥下自任塾长,为实现大阪都构想而储备人才,近期目标则是培养能够参选众议院议员的人。桥下说,要和学员们探讨首相公选制、道州制、统治机构的变革等国政。
桥下的言行在民间也引起极大的关注,2011年11月的《新潮45》杂志刊登了题为《最危险的政治家桥下彻研究特辑》,这期杂志在三天内脱销,后来杂志社不得不加印,图书馆里有关大阪地方行政改革和研究桥下彻的书总是预约者不断。
日本政治需要新风,政界一匹狼桥下彻应运而生。但是,狼既有敏捷的一面,也有凶猛、莽撞的本质。政治经济界对桥下既有期待,也有担忧,大部分人虽认同他的发信力、号召力和突破力,但也有人对于他的构建大阪都的构想,认为是头脑发热了,光靠热情是不行的,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以为,桥下彻是中国需要关注和研究的日本政治家,他担任大阪知事后,多次访问中国,说希望中国游客多访问大阪。但是他又认为,富起来、影响力增大的中国对日本存在威胁。对中国,利用、合作,但又时而排斥,他的对中观点在日本人中颇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