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京岛”上的中日比较

(2010-11-22 20:48:00)
标签:

杂谈

"http://184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11/22/20/28/u87618446_12d2a9f00bcg215.jpg"    前一段看了日本推理小说家桐野夏生的小说《东京岛》,这部小说已经改编成电影上映了。故事很奇特、精彩,描写一个女人和30多个男人,在一座荒岛上所遭遇的风风雨雨。故事发生在不特定的年代,模糊时空给了读者和观众充分发挥想像的余地,从东京岛这一名称看,应是离当下不远的,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又切身。
桐野夏生本身并没有什么中国背景,但是在这部小说里出现了颇多的中国因素。女主人公清子和丈夫开始环游世界一周的旅行之后仅三天就遇到大风浪,经数日漂流之后,来到了一个无人岛,三个月后,23名日本年轻人也漂流到岛上,落难者将小岛命名为“东京岛”。 三年后,11名试图偷渡到日本的中国人因利益纷争问题被抛在了这一荒岛,于是在封闭一个的空间里,以唯一一个女人为中心,本来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群人之间发生了诸多生命故事……
    “东京岛”上的中日比较还是耐人寻味,在小说中,与冷静但略为消极地等待救援的日本人相比,中国人显得更容易适应环境,更愿意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环境,强悍、野心勃勃。起初日本人鄙视中国人是被丢弃在岛上的,而日本人自身是因工作原因遭遇风暴,靠自己的力量漂流上岛的。但是日本人很快被中国人的生存能力所惊讶和感佩。中国人粗线条地生活,生活习惯不好,如肆无忌惮地全裸着,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像野生动物一样。他们把老鼠、蜥蜴养起来,让它们繁殖,以增加日常食物中的蛋白质;他们把小鱼在太阳下晒干,制成保存食品,或捣碎制成汤汁等。与日本人相比,中国人在“吃”的方面表现出了天生的才能,在开发饮食材料方面具有无以伦比的能力。中国人把日本人不敢碰、担心有放射性物质的大油桶的盖子揭下,做成了中华料理铁锅,日本人由此担心中国人接着在岛上连武器都要制造出来了。中国人中有个头儿,叫杨,有着绝对的权威,目光锐利,神色严峻,他能指挥全体中国人去排除万难地集体求生。中国人总是一起生活,而日本人分散在名为“池袋”、“新宿”、“涉谷”(均是东京热闹商业区的地名)等村落生活着。日本人也有自己的骄傲之处,那就是善于美化生活,从椰子皮上抽下纤维做衣服,做家具,用野花做花环,捕捉小猴作为宠物饲养等,日本人在何时何处都不忘时尚和文化,他们在绝境中还在思考个人的生存价值,咀嚼内心的寂寞与疯狂……岛上唯一的女人清子,最终也是倾心于中国男人,她曾经瞒着同伴,与中国人一起乘船出逃,她觉得与野性十足的中国男人一起生活会更愉快,更能体现自己女性的价值。
    小说中对中国人的个性描写还是比较贴切的,甚至有些地方有美化的趋向。有意思的是,影片《东京岛》上演期间,参演的20多名男演员在影片的宣传活动中,回答同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清子,将选择哪个男性?多人选择了“杨”这一中国人角色,说他生存能力强,有男人味,是可以让女人依靠的男人。
    《东京岛》的主旨写的是深层次人性,中日比较并不是主题,但是看过小说中有关中国人、日本人面对恶劣生存空间异同态度的描写后,笔者不禁饶有兴趣地延伸思考:如果现实中一群中国人和一群日本人在一座孤岛上不期相遇,那会发生什么呢?暂且不去论输赢,不期而遇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如果能够联手创造新世界,把中国人的动手能力和日本人的时尚精神相结合,相信不管是“东京岛”还是“北京岛”,都会出现美丽的奇迹。
    小说与现实中的世界还是存在某种连接点的,今后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的接触和碰撞会越来越多,碰撞发生在海上、在陆地,更在人的心里。随着中日力量对比的变化,中日之间出现很多新的焦点,日本媒体上已经开始频繁议论这样的话题:到中国谋生的日本人越来越多了,怎样和中国人上司相处?来日本观光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如何抓住中国游客的心?五年、十年后,上海将变成什么样?当不少中国人对日本过去的所作所为还是恨得咬牙切齿时,殊不知日本人已经悄悄在汲取今天的中国人的优点,当然也关注弱点。虽然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亚强国之间现在仍在相互猜疑和防范,但不可否认中国人和日本人不由分说走得越来越近了,现在的问题是不仅要“走近”,更要“走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