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危机时代别赶走“外人

(2009-09-02 10:41:00)
标签:

杂谈

    众多日裔巴西人前些年回到日本,现在不得不再“回”巴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给日本的汽车等行业带来重创,原先多在汽车零配件厂等处工作的巴西人成了“被抛弃”的群体。他们日语不好,多在日本从事体力活,前些年,汽车行业景气好时,他们作为契约员工在生产线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企业生产缩减,大量裁员,只会简单劳动的巴西员工离职后生活无着。日本政府出台“归国支援政策”,回巴西的人可得到30万日元的补助,但条件是三年内不能再到日本来。此可谓非常“冷酷”的政策。据统计,从去年12月开始的半年内,日本滋贺县的外国人减少了6.2%,其中八成是巴西人,他们原先多在县内的工厂工作,因企业倒闭等原因不得不回国或者到其他地方谋生。
    来自各国的研修生们在日本也面临着“解雇”的危机,去年以来已经有1千多名研修生被迫提前回国,因为契约未满就被“解雇”,引发了研修生与雇主之间的诸多纠纷,有的企业姿态稍好,对研修生做出些经济补偿,多数企业则不做任何补偿,黯然回国的研修生们称原先指望到日本学些技术,赚些钱,现在“日本梦”破碎了。在日本,外国人被称为“外人”,现在“外人”的确被排除在外了。
    无独不止有偶。据报道,俄罗斯移民局莫斯科分局工作人员2009年上半年将6000名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驱逐出俄罗斯,是去年同期的155%。俄罗斯对移民采取强硬行动,旨在重振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俄罗斯不仅大量驱逐非法移民,还决定缩减明年外国劳动移民配额。
    前不久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经济振兴方案时附加“买美国货”条款,后来有议员打算推动再加一项“雇美国人”条款。议员们主张,接受振兴方案援助的企业,今后进用新员工时必须查证员工的美国公民身分,确保雇用的是美国人,而不是非法移民。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发达国家也无力自救,故采取“雇用保护主义”措施,要求百姓买国货,企业雇本国人,排斥外国人。不仅美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正效法,世界范围内移民正面临着空前的生计危机。
    金融危机造就的严峻的就业形势衍生了狭隘民族主义情绪,雇用保护主义意识也在欧洲一些国家蔓延。英国工人举行游行,喊出“优先雇用本国劳动者”的口号。英国《金融时报》今年3月上旬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近8成的民众对生活在本国的移民相当冷漠,他们希望“失业的外国人赶快回家去”。原先积极接受移民的澳大利亚决定减少14%的外国人劳动者,政府高官甚至明确表明企业雇人要优先考虑本国国民。
    发达国家经济形势良好时,他们大力引进外国劳动者,因为外国人薪金便宜,在企业生产力旺盛时大量雇用外国人可解燃眉之急,成本低,收益高。而现在情况不同了,金融危机下失业者频出,于是就先“排外”了。一些国家把外国人劳动者当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群体了。那些失业的异乡人仿佛跌入了梦魇,他们怀着美丽的梦想来到新的土地,本希望人生掀开新的一页,现在却成了被摒弃的对象,移民们就算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是难以找到工作,他们正面临无处藏身的境遇,成为国际“盲流”。
    排外意识正在世界各地蔓延,优先雇用本国劳动者做法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引起他国报复,冤冤相报,将进一步演化成经济大萧条,各国该引以为戒。对待外国劳动者不妨多点国际化意识,全球化时代怎能让移民们没有立足之地?市场经济潮流中,人们跨越国境找工作,同时促进了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和融合。长年以来移民们对居住地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各国千万不要把外国人当成经济不景气的替罪羊,不该对他们冷眼相向。“排外”是一种短视行为,搞不好还容易引起国际争端。从长远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还需依靠外国劳动者的力量。
    回头看日本,现在经济虽然不景气,但是劳动力缺乏是长期的课题,日本对外国劳动者还是有结构性需求,像护理、农林等产业还需要大力发挥外国劳动者的作用,随“国际大流”而排外是不可取的。近来,日本的有识之士已经向政府进谏,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视点出发,希望能够建立外国劳动者技能培训事业,帮助他们继续圆日本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