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通过北京奥运会世人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和民间还是十分重视金牌的,金牌榜上的数字变动总让人亢奋。据说,美国人更重视整个奖牌榜而不是金牌,确实中国的金牌比美国多,但是整个奖牌总数并不占优势。这也是很能够说明问题的——中国重视的是“顶点”,可能忽视了“基础”。
真正的体育是一种全民性的福利,中国在2001年申办奥运时曾提出将在中国4亿青少年中传播奥林匹克运动的计划,但愿奥运过后,惠民体育能够在中国逐渐普及。中国的体育场馆数量相对较少、质量差、人均场地面积不足1平方米。
让人高兴的是,北京市体育局的一位官员最近内说,奥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北京将加大青少年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今后还要发展一些比较专用的球场,特别是适合于青少年健身用的乒乓球长廊、足球场、篮球场以及现代化多功能球场,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希望中国各地都能像北京一样为青少年健身创造更多的条件。
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抓住举办东京奥运会的契机,让惠民体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那时开始,日本重视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管理、开放工作,强化学校开放制度,完善公共及民营场地设施的管理,提高场地利用率。这就是奥运造福民众的最大功用。
身在日本,能够体会到日本重视惠民体育的点点滴滴,比如各地都有政府花钱办的体育设施。日本的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很正规,田径、游泳、球类运动等非常普及。日本的小学都有足球队、棒球队等,而且还组织各项比赛。许多在日华人的子女在中国和日本都上过学,他们比较两国学校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日本学校重视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一些在国内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的孩子,在日本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健康和欢乐。
国民体质是重要的国家资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金牌的辉煌之后,体育如果能够惠泽更多寻常百姓,那北京奥运就是功德无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