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4岁的木村拓哉在日本保持着长久的人气。最近在韩国釜山的国际电影节上,来宣传自己主演的影片《HERO》的木村又火了一把,韩国人为他铺了100米的红地毯,他走上地毯时,不是美女相伴,而是几个彪形大汉开路,享受这种贵宾待遇让木村看上去有点羞涩,但显得更神气。日本人看到这一幕高兴极了:这些年总是“韩流”侵入日本,现在总算轮到“日流”反攻韩国了。
有韩国明星看到这一幕,也激动地说:“感觉日本和韩国的距离缩小了。”韩国有很多木村的粉丝,大多是女性,她们专门成立了木村拓哉粉丝会,有人甚至说:“木村给了我们生活的勇气。”
这就是明星的力量,明星带来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是不可低估的,出口文化应把输出通俗文化作为重要课题。向世界介绍孔子的同时,也得向世界介绍明星。赵薇、章子怡在日本也受捧的。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首先向中国输入的也是通俗文化,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实际上在日本,大家对木村拓哉是褒贬不一的,也听到很多人说不喜欢木村,说他不管演什么都像演他自己,他不是个出色的演员,只是个让人娱乐的明星。问题是他照样有人气,我总觉得明星能够出名、特别是长久地保持人气总有他的道理在的。木村拓哉的魅力在哪里?我觉得在于他的声音,在SMAP里面,他的歌声是最有磁力的,也是最有表现力的。不像中居正广,整个破公鸭嗓子。在电视剧中,木村的声音往往透出一种桀骜不逊又很时尚的色彩,说俗点,就是有一股浑劲儿。充分领略他的声音的魅力是一次偶然看一电视专题片,说的是渔夫在海上捕鱼的事,正是木村解说的。他换了一种很深沉的语调,缓缓地诉说大海上发生的故事,很有穿透力、感染力。与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中的声音不大一样。原来木村拓哉也能深沉。能够很好地驾驭自己声音,能够用声音能够到位地传递自己情感的男人是自信和有魅力的。昨晚,听到电视里的木村吆喝英语,虽然就那么几个单词,但说得挺圆润的。
我对声音是比较敏感的。来日本后,发现日本男性的日语发音比起女性多了些抑扬顿挫,特别是说起敬语来很是动听。而女性的声音中有一些尖叫、夸张的成分,不大美妙。
若说中国话,我还是比较欣赏操着标准普通话的声音。当然,这并不意味者我就喜欢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应是:标准而不刻板,流畅中带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