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深圳优秀高中2012年高考统计(一):生源

(2013-03-13 15:07:43)
标签:

转载

系列文章目录:
一、中考录取生源
二、高考总分
三、高考各科成绩
四、高考录取
五、自主招生与加分
六、竞赛与保送
七、出国留学

 

几点说明:


1、统计范围:由于小虫精力有限,本文原计划只统计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这三所深圳最优秀的高中(下文称三大,A级),它们应该是深圳高中的第一梯队了。后来鉴于众多网友的热切呼声,将第二梯队也纳入了本次统计范围,包括高级中学、宝安中学、红岭中学、育才中学、翠园中学(本文称为B级)。这八校实际上已经包含深圳所有高考重点率在30%以上且参考100人以上的高中。另外还有很多网友关注深圳的优秀高中在全省水平如何?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文称华附)一般被公认为广东省的第一高中,我将它也纳入了本次统计的范围作为参考标杆,期待深圳的优秀高中追赶和超越华附。

 

2、数据来源:本文数据由小虫根据各种公开或不公开的资料汇集(均为合法方法)、众多热心网友提供或合作获得,综合了多种渠道来源。每个被统计的考生的高考成绩小虫可以负责任地说应该是准确的。但由于学籍的复杂性等问题导致判断哪些学生的成绩应该统计入那个学校有不少困难。目前的统计原则是一个同学高考在哪所学校报名,此同学成绩就统计到哪所学校。但由于没有官方的名单可核对,存在极少数学生(我相信不超过1,2人)未被统计的可能。如有网友发现有错漏,可文后评论或来信指出。

 

3、由于以前没见发表过这样详细的统计数据,小虫对大家如何看待和使用这些数据有些担心。请大家客观、理性看待本次统计的数据。高考成绩虽然是判断一所高中如何优秀的重要方面,但绝对不是全部。在我看来,同一梯队的不同学校之间如何选择基本不再比较成绩,而是其他因素,看哪个更适合你。而且表面的数据还可能掩盖了很多真相,例如我就看到其中一所学校就读的不少同学没在本校报名高考,当然也有可能他们学籍原来就不在这所学校,我不清楚这是否违规。因此大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来解读本次统计的数据。也欢迎网友将你有理有据、言之有物的解读发在本文后的评论。我只是普通人一个,这些各种情况我并不比大家知道得多,我的看法如有误或不足,请大家包涵和指出。

 

4、虽然对于高中来说高考还是绝对的主渠道,但其它升学方式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对于优秀高中,其升学多样化的趋势尤为明显,例如出国留学人数越来越多。要比较高中的“出口”情况,只比较高考数据显然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本文还包含了它们的出国留学、保送、自主招生等统计。但这些数据目前还不太完整准确,请见谅,也欢迎大家补充或更正。

 

5、小虫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分析这些数据,欢迎大家对此提出理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不欢迎无端猜测和无理指责(诸如送我一个泄密的教育局高管父亲、因缺某项数据要求我删除文章之类等等)。本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一、帮助学生和家长选择更适合你的学校;二、抛砖引玉,了解深圳教育现状,大家一起来为深圳的教育献计献策。

 

6、小虫发布了很多考试分数的统计数字,因此有人指责小虫唯分数论、搞应试教育。实际恰恰相反,我更重视综合素质、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希望同学、老师、家长一起来重视素质教育。只是小虫阅历和能力有限,没有资格与大家探讨这些。请参看其他人的文章。

 


一、中考录取生源

 

如果说好学校造就了优秀学生,倒不如说优秀学生成就了好学校更准确。一个高中的录取生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学校的成就。这一点高中比小学、初中更要明显。因此每年招生时各种抢生源招数层出不穷,因为各校领导对这一点肯定比我们有更深的感触。

 

中考与高考在考试科目、比重、考查方法上都差异甚大(如文理科、体育等),即使不考虑学生水平在高中三年的变化、考试成绩与真实水平之间的差异,中考成绩与高考也不可能一一对应,但我相信应该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深圳的高中普遍都是全市招生,招收的生源差别很大,加大了对高中教育效果评价的复杂性。我们很难区分一所高中取得优秀高考成绩的功劳中是由于生源因素、高中学习因素各占多少。也许要等到有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中考高考跟踪统计才能揭示出一些规律。

 

为了更准确比较这些学校的高考情况,我们需要先看一下这些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情况。但在此我不得不遗憾地说,我没有这些学生2009年的中考情况。其实2009年是深圳阳光中考实行最差的一年,甚至当年的中考录取名单也从未公布过。小虫在此只能用我有的2011年的中考情况作为参考,这些数据是准确和完整的。

 

各校2008 ~ 2010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和人数如下:

http://s15/orignal/7a3cf17agca74f99013ce


 

各校2011年中考录取分数段人数及比例如下:

http://s7/orignal/7a3cf17agca74ffd865e6


 

各校2011年中考录取分数段累计人数及比例如下:

http://s6/orignal/7a3cf17agca750392ed05


 

根据上表,我做了一个更直观的的各校2011年中考录取分数段累计比例堆积柱状图:

http://s8/orignal/7a3cf17agca75066bb397



可以看到,三大的录取生源与B级学校相比优势地位不可动摇。而三大中,外国语各项全面占优,深中在775以上高分段与外国语并驾齐驱领先实验,但在650~674低分段明显比外国语和实验多(应该是由于深中的录取线稍低缘故)。实验在绝对高分段比例偏低,而且在650以下的绝对低分段比例明显偏高(应该归功于其直升考生水分过多)。

 

B级学校中,高级中学分数集中度很高,约九成学生分数在625 ~674段,整体来说在B级中生源占优。宝安中学的高分学生最多超过高级,但低分学生比高级多。深圳625~649段学生大部分去了高级和红岭,分别占了两校超过一半的录取学生。宝中和红岭的生源明显好于育才和翠园。育才稍优于翠园。

 

综合看来,生源情况: 外国语 > 深中、实验 >> 高级、宝中 > 红岭 >> 育才 > 翠园

 

2009年的中考录取肯定不会与2011年完全一致,但我估计有相当的相似性。因为这八校2009年的录取分数线和招生人数与2011年相差很小。主要不同在于2011年多了自主招生、指标生、D类正取,估计对学生的成绩分布影响不大。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在这样的生源下,经过了各校三年的培养,其高考成绩如何呢?

 

致谢:本系列文章数据收集得到了众多热心网友的帮助,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网友参与完成了部分文章写作工作,在此一并感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