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边书种种4

(2022-03-29 09:03:51)
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吧,我见过并读过手抄本,都是从比我大四五岁的同村人那里传过来的,都是普通的小说,那时已认识不少字,一般的小说都看得懂。小说具体内容都忘记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些反特故事,包括叶飞将军的一些故事,还有《第二次握手》等,都抄在一般用的红格白底的信纸上,字写的不是很好,但整齐,一致,可以想象抄书人的耐心。因为是手抄本,且是信纸,也没有很好装订,在流传的过程中总是散落一些,凑不齐一本完整的书,所以读的只是其中的几章或几节。
上初中时,有一本《XX之心》在一些同学中流传。我只是听说,并无一缘读到。一天,一个同学在课堂上翻阅,被老师发现,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这个同学本来成绩很好,从此一落千丈,一学期之后就退学或转学了。从那以后,手抄本在我心中就没好印象了,也再没读过。
毛边书是中国文学运动的产物,一直是新文学书刊收藏家的至爱。毛边书是西方书籍装帧艺术中一种特殊的毛边装订形式,只裁地脚下切口,不裁天头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保留出了纸张的毛边效果。这种毛边书最早流行于英国、法国、德国,后传入日本。一百多年前,是绍兴的“毛边党”人周氏兄弟鲁迅、 周作人把毛边书传入中国,而今这部《中国毛边书史话》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考察与叙述毛边书这一版本形态的开山之作。12月15日下午,明复图书馆在会心楼举办《中国毛边书史话》品读会,邀请毛边书收藏家、研究者沈文冲老师做客幸福读书沙龙,帮助书友了解毛边书的艺术魅力,感受一番阅读毛边书的雅趣和情味。近20名读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9/941ef0d966944640bdcb6d46481a2b64.jpeg

沈文冲老师结合自己研究和收藏毛边书的亲身体验,对其作品《中国毛边书史话》进行了精彩解读,让读者了解到毛边书起源和发展脉络,从最早的欧洲,后传入日本。一百多年前,是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把毛边书传入中国,从那时以来,毛边书一直是新文学书刊收藏家的至爱。随后,他又着重介绍了毛边书与平装书、精装书在装帧形式上的区别,指出毛边书是西方书籍装帧艺术中一种特殊的毛边装订形式,只裁地脚下切口,不裁天头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保留出了纸张的原始毛边效果。沈老师向现场读者们展示了自己的部分毛边本藏书,与书友们分享收藏心得,他直言毛边书的美在于它去掉了一切多余,保留了图书的原生态,阅读毛边书,是一种雅兴,一种独特的情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9/e7c8146949c84b31a40d418f79159fe7.jpeg

互动环节中,现场读者们坦言沈老师的解读让他们对毛边党、毛边书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书,不只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一件艺术品;不仅具备阅读的功能,也具有欣赏的价值。读者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书籍收获了知识,借着此次机会也有幸了解到关于书籍本身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毛边书种种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