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边书种种4

上初中时,有一本《XX之心》在一些同学中流传。我只是听说,并无一缘读到。一天,一个同学在课堂上翻阅,被老师发现,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这个同学本来成绩很好,从此一落千丈,一学期之后就退学或转学了。从那以后,手抄本在我心中就没好印象了,也再没读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9/941ef0d966944640bdcb6d46481a2b64.jpeg
沈文冲老师结合自己研究和收藏毛边书的亲身体验,对其作品《中国毛边书史话》进行了精彩解读,让读者了解到毛边书起源和发展脉络,从最早的欧洲,后传入日本。一百多年前,是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把毛边书传入中国,从那时以来,毛边书一直是新文学书刊收藏家的至爱。随后,他又着重介绍了毛边书与平装书、精装书在装帧形式上的区别,指出毛边书是西方书籍装帧艺术中一种特殊的毛边装订形式,只裁地脚下切口,不裁天头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保留出了纸张的原始毛边效果。沈老师向现场读者们展示了自己的部分毛边本藏书,与书友们分享收藏心得,他直言毛边书的美在于它去掉了一切多余,保留了图书的原生态,阅读毛边书,是一种雅兴,一种独特的情调。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19/e7c8146949c84b31a40d418f79159fe7.jpeg
互动环节中,现场读者们坦言沈老师的解读让他们对毛边党、毛边书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书,不只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一件艺术品;不仅具备阅读的功能,也具有欣赏的价值。读者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书籍收获了知识,借着此次机会也有幸了解到关于书籍本身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