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我们已经慢慢的走过。近段时间很忙,上周末也没有好好的休息,感觉自己的体能还有所下降。今天上午做了一下keep,进行到后面的时候,有点低血糖(可能和没有吃早餐也有点关系)。忙碌的工作,休息的时候放松,没有停下来好好的思考了。近段时间输出的比较多,输入的倒是有些少了。稍微的总结一下。(现在想想这段时间是缺少了总结了反思了)
1、研发产生了实际的生产效益
我想做可以做的,做了。我想做没能做的,也实现了。我想过但没敢想的也做了。我们的研发项目算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下来了。
算是我做的第一件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学生时代,在实验室里面做了很多实验性的演示效果,工作之后,开始也是做实验性的研发。虽然有成就感,但是好像自己的工作都没有产生实际的价值,总感觉对自己还存在否定的成分在里面。现在我们终于做出了产生实际价值的工作,很开心。把研发到生产的这条路给走通了。
2、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直都在打,自己的失误少一些了。和老大配合的更有默契了。技术和技巧的长进有吗?应该也是有的,不过也并不是很明显。估计受到挫折之后才能长进吧。打羽毛球的目光最终也是转到了提升球技上。为了自己能够打好吧。现在想来我确实是目的不纯。
其实一直想记录一下我打羽毛球的历程,过程还是挺辛酸的,因为你要在长期没有进步的阶段和自己死嗑。长期没进步的阶段和自己死嗑,这句话总结的很到位。
3、素描
一直都有一颗想画画的心,但是觉得自己好像天分不够,自从读了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里面的罗斯金说,“人人皆可绘画”,让我鼓起了画画的勇气。于是在网上买了一套素描书以及对应的工具,开始了我的自学之旅。画过两幅画,跟着教程画的,感觉还不错。通常情况下,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是非常有耐心的。
其实我想绘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绘画是一种创作,你在动笔之初就要把大致轮廓给画好,这也叫起形。因为这个和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它也类似是一个规划,也可以叫作系统架构,很多人不愿动笔,也是会担心画出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我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这种全局的观念。
依样画葫芦的画了两幅,确实没有掌握内化于内心的技巧。比如,让我去画一个实物还是不知道如何下笔。
4、阅读
今年读了什么书,今年主要读的还是阿兰·德波顿的系列从书,和我以前读的都不太一样,算是通俗易懂。“何必为部分的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泪下”。还有另外一本书,《原则》,这估计一本讲方法论的书。但是,我也是把它给束之高阁了,因为老实的讲,要突破纯英文阅读的障碍。归根接地,是畏难了。
另一个是听书,今年听了一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书中的世界上是一个像是一块为被污染的净土。今天听了一下小说《无字》,开始听是不喜欢的,因为总感觉有点沉重,于是就让它自己放在那里。然后就是好奇心起来了,搜了一下作者和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在写文字的时候,停下来没有听,也有不听了打算,此时想到前段时间看的《拥抱逝水流年》中普鲁斯特说的,幸福和快乐是没有关系的,身处苦难中的人,才能更加深刻。“快乐对身体是件好事,但惟有悲伤才能使我们心灵的力量得以发展。”现在也不排斥吃苦瓜了。所以又继续听了下来。书籍可以给我们打开了看向过去世界的窗口,看一下作者给我们展示的世界,这样对于理解世界也很好。
岁月无声
岁月无声,我们已经慢慢的走过。近段时间很忙,上周末也没有好好的休息,感觉自己的体能还有所下降。今天上午做了一下keep,进行到后面的时候,有点低血糖(可能和没有吃早餐也有点关系)。忙碌的工作,休息的时候放松,没有停下来好好的思考了。近段时间输出的比较多,输入的倒是有些少了。稍微的总结一下。(现在想想这段时间是缺少了总结了反思了)
1、研发产生了实际的生产效益
我想做可以做的,做了。我想做没能做的,也实现了。我想过但没敢想的也做了。我们的研发项目算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下来了。
算是我做的第一件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学生时代,在实验室里面做了很多实验性的演示效果,工作之后,开始也是做实验性的研发。虽然有成就感,但是好像自己的工作都没有产生实际的价值,总感觉对自己还存在否定的成分在里面。现在我们终于做出了产生实际价值的工作,很开心。把研发到生产的这条路给走通了。
2、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直都在打,自己的失误少一些了。和老大配合的更有默契了。技术和技巧的长进有吗?应该也是有的,不过也并不是很明显。估计受到挫折之后才能长进吧。打羽毛球的目光最终也是转到了提升球技上。为了自己能够打好吧。现在想来我确实是目的不纯。
其实一直想记录一下我打羽毛球的历程,过程还是挺辛酸的,因为你要在长期没有进步的阶段和自己死嗑。长期没进步的阶段和自己死嗑,这句话总结的很到位。
3、素描
一直都有一颗想画画的心,但是觉得自己好像天分不够,自从读了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里面的罗斯金说,“人人皆可绘画”,让我鼓起了画画的勇气。于是在网上买了一套素描书以及对应的工具,开始了我的自学之旅。画过两幅画,跟着教程画的,感觉还不错。通常情况下,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是非常有耐心的。
其实我想绘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绘画是一种创作,你在动笔之初就要把大致轮廓给画好,这也叫起形。因为这个和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它也类似是一个规划,也可以叫作系统架构,很多人不愿动笔,也是会担心画出的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我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这种全局的观念。
依样画葫芦的画了两幅,确实没有掌握内化于内心的技巧。比如,让我去画一个实物还是不知道如何下笔。
4、阅读
今年读了什么书,今年主要读的还是阿兰·德波顿的系列从书,和我以前读的都不太一样,算是通俗易懂。“何必为部分的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泪下”。还有另外一本书,《原则》,这估计一本讲方法论的书。但是,我也是把它给束之高阁了,因为老实的讲,要突破纯英文阅读的障碍。归根接地,是畏难了。
另一个是听书,今年听了一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书中的世界上是一个像是一块为被污染的净土。今天听了一下小说《无字》,开始听是不喜欢的,因为总感觉有点沉重,于是就让它自己放在那里。然后就是好奇心起来了,搜了一下作者和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在写文字的时候,停下来没有听,也有不听了打算,此时想到前段时间看的《拥抱逝水流年》中普鲁斯特说的,幸福和快乐是没有关系的,身处苦难中的人,才能更加深刻。“快乐对身体是件好事,但惟有悲伤才能使我们心灵的力量得以发展。”现在也不排斥吃苦瓜了。所以又继续听了下来。书籍可以给我们打开了看向过去世界的窗口,看一下作者给我们展示的世界,这样对于理解世界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