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蹲踞式跳远》听课随笔

(2014-12-09 22:24:09)
标签:

教育

体育

分类: 教育随笔

今天参加了一个磨课活动,内容为《蹲踞式跳远》,因为这个教材平时在各种展示课和评比课中看到不多,所以提前先做了功课,昨晚对这个内容进行了分析,也搜索并观看了一些视频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从自己上课的角度对教学思路进行了整理。

因为有备而来,上午的听课质量相对比较高,听课本密密麻麻记了很多,为后续的讨论和交流做准备。林老师利用语言导入内容。准备部分慢跑热身充分利用了垫子、助跳板和悬挂的气球。徒手操只进行手脚腕的练习,随后就进行摆臂练习,从摆臂过渡到跳远的摆臂。

基本部分:主教材分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在平地上练习:1.教师让学生看挂图和口诀,建立动作表象。2.教师示范并讲解起跳动作要领。3学生练习。4. 助跑起跳后头顶气球练习。第二部分借助跳板练习。1.上板起跳练习。2.丈量步点,3步和5步助跑起跳练习。3.学生展示。4.完整练习。副教材采用将所有垫子连接进行多种形式的爬的练习。从1人、2人、3人、4人、8人合作爬过垫子绕标志物快速跑回的比赛。

结束部分采用拉伸放松和常规的课后小结。

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1.场地运用很充分,整节课大垫子、小垫子、助跳板从头到尾都在使用。

2.准备部分的由跑的摆臂过渡到跳远的摆臂想法比较好。

3.气球的悬挂设置比较有想法,能解决起跳后直背拔腰不够的问题。

4.场地器材的设置特别是将小垫子立起来解决摆动腿高度不够的问题,比较好。

5.借助助跳板进行起跳练习的想法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学生去感受起跳后的腾空步。

值得商榷之处:

1.导入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运用的角度切入,问学生平时跨越水坑和障碍单脚起跳跨越好还是双脚蹬地跨越好,怎么样用什么方法才能跨得远?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不必花几分钟时间去讲。

2.准备操要充分,蹲踞式跳远是个比较容易受伤的项目,针对性的活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3.由于起跳总是与助跑结合在一起,在运动中完成的,因此,不宜从静止开始进行起跳练习,与踏步、走步和慢跑衔接更利于动作的协调和衔接。

4.平地练习和上板练习可以是同一方向,与气球悬挂的方向一致,不用调整队伍而浪费时间。

5.场地设置将一个大垫子接两个小垫子再接助跳板改为两块大垫子接一小垫子接助跳板会更合理和安全。特别是起跳后摆动腿过立垫时避免学生脚前伸而不是先向上摆。先向上跳而不是先向前跳。

6.教师的基本功、上课的激情,巡视指导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7.副教材是否选择要在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关注学生体能和运动负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