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试点:离散户很遥远

标签:
鸡肋沪港通散户股票 |
分类: 财经杂谈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4月10日的博鳌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李克强指出,将着重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重要方面。并称此后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同时将在与国际市场更深度的融合中,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随后,中国证监会在2014年4月10日正式批复开展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消息一发布,以AH倒挂为特点的大盘蓝筹股大幅上涨,市场充满憧憬,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沪港通试点的准入条件,持有市值低于50万元的散户则会失望的发现:沪港通只是一个被炒作的概念,他离我们还很遥远。
证监会指出,沪港通总额度为5500亿元人民币,参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余额应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港通正式启动需6个月准备时间。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要求投资者“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同时,增加了一个细节要求,即相关个人投资者需“具备港股通股票交易和外汇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通过上交所会员测试”。
(以上表格来自于中国结算2014年3月统计月报,网站月报地址为:http://www.chinaclear.cn/zdjs/editor_file/20140408104618912.pdf)
此前联合公告对沪港两市每日沪港通交易分别设定了130亿元及105亿元的上限。该“上限”并非指每日流入总额上限,而是每日买卖之差不能超过的上限,也就是说沪港通的资金流向不能一边倒,进来多少也要差不多出去多少,相差不能多于限额。
另外,沪港通禁止融资融券和裸卖空,没有T+0的沪港通被部分投资者斥为鸡肋。
仅有2.79%的投资者参与的沪港通试点,每天交易差额不能多于100多亿,能翻起多大的浪呢?对比庞大的市值和不断扩容的市场容量,这些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况且,占比97.28%的散户在交易中根本与沪港通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