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怀镇西南角。
五峰山之下,清水河东侧,距台怀镇两公里,山腰坐落古寺,欲问古寺名,名曰“南山寺”。
南山寺是山西五台山的一座大寺,距台怀镇约2公里。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
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日的规模。
南山寺,依山势而建,上下有七层,上三层是佑国寺,下三层是极乐寺,中间一层是善德堂。三个寺庙,连为一体,坐西朝东,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气象庄严。
南山寺,原名大万圣佑国寺,创建于元代,大雄宝殿仅为元代建筑,扩建于民国,将三座寺庙连为一体。整个寺院有两个108层的石阶,还有两个大型的影壁。
南山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色古刹。
南山寺,以彩塑和佛教音乐而享誉五台山,被誉为五台山现代石雕艺术的宝库。
步入寺内,曲径幽洞,或明或暗,走不了几步,就会感到身临尽处欲回头,但转一个门,却又是洞天福地别样景。置身寺庙高处鸟瞰寺庙周围林木繁茂,苍翠浓郁,寺庙自身殿堂层叠,高低错落,庭院幽深,神秘莫测。
南山寺最下面是一座大影壁,细磨青砖筑就,中间嵌有汉白玉石雕。转过影壁,是气魄宏伟的108台阶。台阶上面,矗立着一座四柱三檐石坊。影壁与碑坊上刻满了楹联、题词,并配以各种图案。牌坊后面,是钟楼兼作山门。下层为进寺之路,上层是重檐歇山顶阁楼。有洞可以登临,山门拱券与门框上,刻有八洞神仙图及联语,楼上围有石栏,雕有各种花卉。未游寺院而先历阅这一级建筑物,只觉得石建与木建相结合,雕刻与彩绘相结合,人物花卉与题字联语相结合,气势宏伟,玲珑精巧,集粗犷、豪放、细腻、轻松于一处,给人以美的享受。
南山寺大雄宝殿里,正中神台上塑像为释迦牟尼与两弟子。另有三大士塑像,左侧是“送子观音”化身形象,汉白玉雕成。膝上坐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观音一手抱小孩,一手抚摸着孩子的小手。普贤像也是以化身像出现,木雕,脚踏莲蓬,臂有十八,身后跟着两只活蹦乱跳的小象,充分体现了这位“尽智慧”菩萨的风采。文殊骑狮子是本身像,汉白玉雕成,狮子威武,文殊精悍,反映了文殊聪明、刚毅的性格。
南山寺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工艺精细。主体建筑全用细磨青砖筑就,砖缝细如发丝,横看笔直,竖看规整。关键部位嵌着刀工精细的汉白玉石雕。整个建筑物融石、砖、木、雕于一体,配以华丽的彩绘,令人目不暇接。这种特点,在祐国寺内尤为明显。一院共有石雕图案、图像336幅,二院360幅,三院294幅,总数近千。内容既有佛教传说故事,又有道教典故,还有儒家形象及民族英雄等等。加之林木花卉、瓜果桃李、神禽异兽、琴棋书画、天上人间、山野海涛,真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每一幅作品,构图精巧,刀工娴熟,有浮雕,有线刻,南山寺石雕,堪称全山一绝。
【感谢博友们的光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