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应县,沿着浑河驶向浑源,穿过县城,不久就到了恒山脚下。
大同盆地的南缘有座小城,小城的名字叫浑源,浑源正南对着一条峡谷,东面的高峰就是恒山主峰天峰岭,西面一座像巨大的屏风,叫翠屏岭,两峰相夹最窄处有一座水泥大坝,拦蓄的河水充满了峡谷上游,公路从峡谷东侧的隧道钻向山南。
翠屏岭临峡谷一侧是百丈悬崖,崖壁上镶嵌着一组古建,飞檐明瓦,悬空的底部支撑着一些木檩,让人感觉建筑似漂浮在空中,这就是著名的——悬空寺。
悬空寺,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公元491年,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其楼阁间以栈道相通,寺不大,但巧夺天工,没有千吨地基,只有数根木头支立。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其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缮的遗物。历经1500多年的风雨、地震各种灾害侵袭,悬空寺依然巍峨不倒!目前还是可以登寺的,往后就不得而知了。
悬空寺是恒山十八景第一胜景,包括南楼、长线桥、北楼三部分游览主体,由寺门进入后,从南楼下层的纯阳宫步入北楼下层的五佛殿,上北楼中层观音殿,再上北楼上层三教殿,经长线桥通往南楼上层雷音殿,下至南楼中层三官殿,在下至南楼下层纯阳宫,由寺门而出。全程道路陡而窄,曲折回环,空间丰富,层次多变,极具建筑与艺术价值。只是岌岌可危,需要妥善保护,目前已经限制人流量了。
据说经过测算,悬空寺近年都在逐年下沉。八点钟开始放行,放行每20人一组,等放行的时候还是比较熬人的。
【感谢博友们的光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