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行(三)】云岗石窟

(2019-12-16 09:51:45)
标签:

山西旅游

云冈石窟

旅游

图片

杂谈

分类: 游走四方

    有云:“不到大同,等于没有来山西;不到云岗,等于没有来大同”

【晋行(三)】云岗石窟


    中国有四大石窟:即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古称为武州山大石窟寺,开凿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代,距今已有1600年之久。 
    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是兄弟窟,前后三十三年。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大小53个洞窟,1100多个小龛,共雕有大小佛像51000尊,高者17米,小的只有1公分。主体石窟是昙耀和尚主持开建,为皇家石窟。后北魏迁都洛阳,云岗就变成民间贵族开凿,同一批工匠就去建造龙门石窟了。云岗石窟是敦煌,麦积山,龙门四大石窟里面唯一一个皇家石窟。此处为风水宝地,地上有泉水道40多条。石窟规模宏大,雕刻艺术精湛。全部供奉着释迦佛,色彩为天然宝矿石研磨而成,上千年而不褪色。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 
     晚期石窟: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后室南雕刻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
    第五和第六窟是云冈石窟的精华。
    第五窟为穹窿顶,中央是半迦趺式释迦牟尼的座像,高17米,为云岗第一大佛;佛的面容慈祥端庄,气度不凡;在大佛背后有绕佛的诵经道;此窟完成于北魏孝文帝18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前后的一段时间。
    第六窟呈正方形,面积为62平方米,高15米,中央为两层大方塔柱,塔柱下层四面各雕有一坐佛像或对坐佛像;上层四面个雕有一立佛像,四角都雕有一座九层出檐的小塔,佛像周围还有不少护法神和供养人雕像,均为胡人状。其窟四壁是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20个连环故事浮雕,此窟规模之宏大、雕刻之精美、色彩之鲜艳、技术之高超以及设计之巧妙,实为各窟之冠。
    第九~十三窟俗称“五华洞”,由于营造于北魏民族变革、文化更新的时代,而汉风转浓,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 
    第十六窟主像为释迦立佛,高13. 5米,波纹状发髻,清秀俊逸。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属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的服制。 
    第二十窟的露天大佛,主像高达13.7米,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坐佛肩宽体壮,深目高鼻、八字须,身披袒露右肩的袈裟,窟的前壁早已塌掉,所以大佛只好“坐”到露天来了,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态,表现出佛教徒对他的敬意;不少游客都流连驻足在它的身旁摄影留念,已成为云岗石窟的标志。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晋行(三)】云岗石窟


【感谢博友们的光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