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国庆黄金周前夕去了趟桂林。许多年以前,几乎每年都要去漓江徒步一次,感受一下漓江那迷人的山水风光;直到五年前的最后一次自驾从庐山到阳朔,已经有五年没有去过了。
黄金周期间出外旅游,也许很不合时节!古老和现代相交错的西街,游人如潮,脚步匆忙,缺少了一杯咖啡,一杯香茗,一本闲书那种消磨时光的悠然自得。漓江的山水胜景自然早为世人所知,但游客纷至人潮涌动,几乎摧毁了漓江两岸的古朴怗淡。
最为悲催的是,漓江最为精华部分的杨堤到兴坪段的各个渡口的摆渡船已不再随时摆渡,取而代之的是杨堤的机动竹筏漂流以及昂贵的船票。几个人乘一个竹筏还可以凑合,不愿走路的可以坐船,喜欢走路的可以让船工送你过渡口;但一个人就有点难办,包下一个竹筏也不是不可以,但那船票算是打了水漂。以前在漓江上,只要不乘竹筏是不收费的,而现在却不管三七二十一收了费再说,管你是筏漂还是其它的,我没想到漓江也会变成这个样子!





一直以为骑行或徒步是游览漓江和遇龙河的最佳方式。租了辆自行车去遇龙河转了一小圈,发现和漓江差不多,遇龙河上不再宁静,也体会不到“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悠远意境,这跟骑自行车而不乘竹筏没有多大关系。好在一路上没有遇到坑蒙拐骗之类的龌龊事,听说曾经有游客在遇龙河上漂流,遭遇过不少类似的事情。






天气很给力,但心情却是阴郁的,直到去了龙胜。
五年前来过一次,是在十一月初,刚收割完,停车场上只有我一辆车,放眼望去到处充满了收割完后留下的残败和沧桑感,这成了我几年来的一大遗憾。
开始,遭遇了人生中最最坑爹的堵车,上山堵,下山堵,堵了四个小时到景区,在景区又等了两个小时的景区大巴。谁他妈叫你这个时候来呢!但不在这个时候来,又怎能看见......

沿山村公路进山不久,连成一堆堆的山包被修理成一圈圈阶梯状盘旋而上,金灿灿的稻田一层层像要摞到天上,气势不凡。一栋栋木质吊脚楼簇拥着安置在山坳里,风吹雨淋,杉木原有的鲜明夺目被乌黑取代,远远看去犹如一幅油画,无限放大地搁置在旷野,蓝天白云之下,渐渐变化着的画面开始变得丰富,却一丝没有破坏和谐,韵味依然的悠远。
龙脊梯田全部修筑在海拔300——1100米的山坡上,层层梯田犹如登天的云梯扶摇而上;数千层梯田重重叠叠铺展,环山而上,数千道田埂一波一波现出流动感,流动着像要涌到天上。
这是龙脊人赖以生存的有限空间,是龙脊先人用血汗垒成的,这是岁月留下的极致。
龙脊人靠体力改造生存空间的同时,以其独特的艺术天赋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郁闷的心情随着蓝天白云阳光和金色的梯田一扫而光!来之前,对于游客拥堵早已有思想准备,尽管看梯田的时间很短,但总算弥补了多年来的一个缺憾,还是心满意足的。
当然回桂林又是另外一回事,一路上又是堵了不下五个小时。半夜回到宾馆,想起这一趟旅行的各种跌宕和得失——不禁感慨,这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吧!
【感谢博友们的光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