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藏族的起源,在藏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是记载在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中的“猕猴变人”的传说。
据说,在远古时代,观世音菩萨曾为一灵异神猴授具足戒,令其往雪域藏地修行。神猴遵命,至扎西藏若波岩洞中修道。忽然出现一个与神猴有宿缘的岩罗刹,女魔变为盛装的美女,对猕猴说:“让我们二人结为夫妻吧。不然,我当自尽。”猕猴左右为难,如果娶其为妻,会破了戒律,但若拒绝,将造成罪业。遂返回普陀山面叩观世音菩萨,未料观世音菩萨竟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吉祥之兆,速去与女魔结为夫妻。”说罢,为神猴岩魔赐予加持。自神猴与女魔结为夫妻后,即有六道有情死后前来投胎,产六猴婴。过了三年,已繁衍了500只小猴。然果实有限,群猴无以果腹,情状凄惨。于是猕猴向观世音菩萨求助。观世音菩萨便从须弥山的缝隙间,取出了青稞、小麦、豆、荞、大麦的种子,撒到地上,未经耕作,地里长满了各种谷物。从此雪域高原出现了第一块农田,猴子们得到了充足的食物,毛发变短,尾巴收缩,逐渐演变为雪域高原藏族人的先民。后世的藏王,皆自称观世音菩萨转世。
猕猴变人的故事在西藏家喻户晓。泽当,现在山南地区的中心,即以“猴子玩耍之地”得名。传说猕猴住过的山洞,就在泽当东侧的贡布日山的山腰上。

山南,指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大片土地。山南地区北接拉萨,西连日喀则,东与林芝毗邻,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
走进山南,就像进入时光的隧道。时光倒流一千年、两千年,甚至更长。在洪荒蒙昧的古老土地上,一个崭新又独特的文明在那个时代横空出世。
假如西藏有灵魂,那么,它一定至今仍徘徊在最初的诞生之地——山南。
山南之旅,它将和我不期而遇。

西藏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位于乃东县县城东南约5公里之处,雅砻河东岸扎西次日山顶之上的王宫,共分为三层。
自第一代藏王聂赤赞布开始,到底33代赞布松赞干布统一高原将王都迁往拉萨为止,雍布拉康一直是历代藏王的王宫。松赞干布时起,雍布拉康成了藏王的夏宫,据说文成公主入藏后第一个夏天就曾在这里居住。
传说,第一部传入西藏的佛教经典藏于雍布拉康。另外还有一个传说,西藏的第一块农田,就在泽当镇北面的雍布拉康山脚下。




“桑耶”藏语意为“超出意想”或“不可思议”,桑耶寺由莲花生大师主持,赞普赤松德赞亲自奠基。
乌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中心大殿。登上桑耶寺东南的地海布神山,可居高临下俯瞰桑耶寺。乌孜大殿的门口左侧,立有一块古老的石碑,该碑记载了公园779年赤松德赞发布的正式以佛教为吐蕃国教的敕令。桑耶寺大门正廊的上方,悬挂着西藏历史上铸造的第一口铜钟。
桑耶寺的另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不持教派”。
桑耶寺是雪域高原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寺庙,以桑耶寺为发源,佛教从此扎根于西藏大地。
在蓝天白云和桑耶寺的金顶下,躺着一帮背包客,他们是从甘丹寺徒步到桑耶寺的。从甘丹寺到桑耶寺的这条线路,是徒步爱好者中名气很大的西藏线路之一,一般是单向徒步,需要三天到四天时间。最先是由朝圣的藏民开始,一路要翻过两个4800米以上的垭口,淌过几条冰冷刺骨的河流,沿途美景无数,看得见宽阔的雅鲁藏布江,突现在你面前的雪山,算得上自虐线路中的经典,关键还在于,徒步的人与佛一路相伴。










很早就知道青朴修行地这个地方了。
青朴修行地是藏区最著名的隐修地,位于桑耶寺东北方的纳瑞山腰,海拔约4300米。在藏语中“青”指这里的青氏家族,“朴”是山沟上部之意。
长年隐居在深山洞穴里的修行者,向我们展示了别处未曾得见的异样生活,即使在西藏,也多认为到了桑耶寺却不去青朴,等于未曾到过桑耶。
如今的青朴较之古时修行者之众,已显败落之象。但是,在那些岩石上开凿的狭小山洞里,或依山就洞搭起的狭小土屋里,仍有为数不少的高僧或居士深居简出,过着单纯的修行生活。漫山遍野,除了经幡,还有修行者的洞穴和土屋,青朴修行地,寄托了无数潜心修行人的信仰和夙愿。
桑耶寺距青朴修行地虽只有8公里,但沿途路面崎岖陡峭,从桑耶寺徒步至青朴,当天往返没有问题。离开青朴时,万万不可走上回头路——不要问为什么,选择另一条路下山就是。
总以为自己是个例外,在青朴修行地以为更能接近神灵,却被疲劳和寒冷以及饥饿把所有酝酿好的情绪驱赶得一干二净;原本想在这里小住两天,好好体会体会,但知道了修行条件后,更是发现原来自己本就是个俗人,俗人便是俗人!





【感谢博友们的光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