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春江畔的龙门古镇离杭州大约五十来公里的路程,走高速的话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干脆就走了老路,既然是造访古镇,一切以怀旧为主。
龙门古镇在富春江的南岸,很早以前去龙门镇是需要摆渡的,现在则不需要了。从杭州出发,往富阳方向,然后是桐庐建德方向,然后右拐,离开一级公路,这之后沿着马路一直开,一路上也有路牌指示,大约七八公里后就到了龙门镇。
离龙门镇还有几公里的地方,路边有一条小路,路牌指引是龙门客栈方向。龙门客栈在龙门山脚下,是木结构的小屋,有点从前的味道,颇有些影片中的感觉,但没有性感漂亮的老板娘!随意点了几个炒菜,厨师手艺还算可以,农家菜做得有板有眼,价格也算公道,不是黑店,呵呵。

古镇之名的由来,是在东汉名士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吟诗“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而得名。龙门古镇面积不大,镇内景点虽不集中,但也很快就能逛完。密如蜘蛛网的卵石小巷与古街、廊坊相连,除了有一两处新铺设的卵石路面之外,其余的看似有些年代了;踩着卵石路面,在古镇的陈旧小巷子里走走逛逛,倒也非常悠然自得。镇里面古建筑不少,除了特有名的那几个外,大多显得非常平实,如同我在古镇中体会到的那种平和氛围一样。

在古镇里面,经常会看到许多有“龙门”字样的建筑。最为扎人眼球的是这根木质旗杆,旗杆上还挂着三块木质牌子。2006年上映的,陈逸飞执导的由陈坤、曾黎主演的电影【理发师】,讲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侵占上海时,一个理发师逃难到江南古镇颠沛流离的一生和他历尽波折的爱情故事。显然,龙门古镇扯起的旗杆是要向人们展示这里是该影片的拍摄地,作为一种旅游的推介作用,我是很不在乎这样的噱头的!我在想,不知道前童古镇又该打什么招牌作为旅游资源来推介?
陈逸飞曾经借一幅油画【故乡的回忆】将故乡周庄推向世界,原来周庄默默无闻的双桥一下子风靡了世界,文人墨客和国际友人纷至沓来,到周庄领略水乡古镇的所谓旖旎风光。后来,有关部门觉得商机与利益无限,就大量投入,进行开发,原汁原味遭到破坏,以致于周庄几乎成了一个大酒吧,成天闹哄哄的,没有了一丝古镇应有的朴实与宁静。
其实,在我看来,旅游的终极目的还是审美,人们出门远行,是一种看、听、品尝的感性体验,其中,最主要的是看,美与不美,一目了然,审美就在旅行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风光山水游,民俗风情游,美食购物游乃至闲情逸趣的休闲放松,都是在异域他乡的陌生中寻找美的体验,司空见惯的东西很难引起审美共鸣,从这个意义上看,美既是特色,也是文化,因而,无论以何种方式推介旅游资源,特色之美无疑应是唯一的主题。

嘉陵江畔也有一个龙门古镇,南充政府花了巨资进行了打造,已经完工。我没去过,但我能想象得到经过打造后古镇的样子,古镇的原味和与生俱来的风情不是能靠现代手段打造得出来的!如此,何不复制一个故宫?......
富春江畔的龙门古镇比较幸运,古镇完好无损地保留着许多明清建筑;也没见到开发的迹象,在这方面当地有关部门显得和古镇里的居民一样的淡定,在我看来实属可贵!
据说古镇里面住的大多是东吴孙权的后代,印象中三国时期日子最好过的就是孙权,父兄打下江山,又留下一班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加上长江天然屏障,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也许,这份安逸、舒适和淡定就是从一千多年前开始流传至今的吧!

【有点瞎咧咧,如有冒犯,请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