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又一次到浦江,巧遇老朋友新协作单位的客人第一次到浦江。主人陪着游玩仙华山和江南第一家,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不想再去,但实在拗不过主人的热情,只好一同前往。大凡,生长在小县城里的大都太热情好客,虽然有时觉得过分,但你却很难拒绝。

第一次去仙华山还是十几年以前的事,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天遇上了难得的风景:先是下雨,接着天空放晴,阳光普照,等到了山顶上,迎来一片云海;仙华山下来后在朋友的陪同下又去了当时的南山景区,现在更名为白石湾景区,汽车可以直达景区;当时的停车场还在外面,需要坐船进去,船行大约一刻钟,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在船上给女儿用卡片机拍的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船窗的框架以及透过窗外的青山绿水,后来女儿学校里要学生提供一张旅游照片,就把那张照片交了上去,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那张照片上的背景是一幅画。
记不清去了多少次浦江,也记不清爬了多少次仙华山。开始是觉得有新鲜感,去多了就有了审美疲劳,更何况山上也在渐渐变化,有几段原始山路铺上了水泥台阶,山顶上放了一面大鼓,有几处观景台上面用铁丝挂上了写了字的木牌,等等有煞风景的玩意。作为一个爱山之人,我尊重每一座山,但后来的每次爬仙华山,都是权当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穿过县城,往北大约10余公里就到了仙华山。从山脚到山门可以开车上去,不过后面的登顶还是需要付出一些体力的,毕竟仙华山的海拔也有760米。站在仙华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浦江县城和10多公里外的水库,加上满山的青翠,感觉还是比较养眼的。
在仙华山吃了中饭,原路返回过浦江县城之后往黄宅镇方向,到了黄宅镇之后转走郑宅镇方向,大约七、八公里就到了传说中的“江南第一家”——郑义门。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历史长达350多年之久,历经宋、元、明三个朝代,十五世同居,同财共食,人数最多时达3000余人,这就是浦江的郑氏家族,又称“郑义门”。
没有去过山西,不知道地主老财有多富;没有去过浦江,不知道大户人家有多大。记得前几年去山西,在当地著名的王宅算是领教了什么叫地主老财,虽然宅内也是庭院深深,小桥流水,但那规模和气势却分明透着盘踞一方、拥兵自重的霸气。那以后,很少再见过能让我动容的宅院,直到到了浦江的这个“江南第一家”——郑义门。
“江南第一家”的封号来自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宅院的面积不是很大,但是每一处都非常精细,铺天盖地的牌匾着实让人有些意外,牌匾后面是一段段儒家伦理文化的故事,和山西老财主相比,江南的地主在当时可算是有品位的了。
朋友初始创业是在绍兴的柯桥做贸易,后来有了实体,再后来有了积累就在离浦江不算太远的兰溪经济开发区圈了一点地,将企业搬到了兰溪。 带新客人参观一下工厂是十分自然的事,因此第二天又去了兰溪,顺便去看了看诸葛八卦村,等一切结束后我再开车回苏州已是很晚很晚了。
经兰溪,330国道往建德方向走,约10公里看到路牌,左拐进去,大约2公里就到了诸葛镇。据记载,南宋末年,诸葛亮第28世孙诸葛大狮始迁居到高隆村,后由于家族兴旺,自南宋末年以来,人才辈出,科第不绝,经商有道,逐渐以姓氏名村,称为诸葛村。目前,村里尚存明、清两代的大建筑200多座,诸葛后裔4000余人。专家(又是专家)考证,该村的总体布局,巧妙地利用了水塘、山势的地利,以八座小山环绕于外,形成八卦,村内又以钟池为中心,从八个方向外辐射延伸,是为内卦。村内巷道阡陌纵横,有连有断,似断似连,内里玄机奥妙变化万千。村落建筑依诸葛亮九宫八卦阵图式布局,故今命名该村为诸葛八卦村。
诸葛村的景点以钟池为中心,散布在村内,拿上地图耐心地一个个寻过去,八卦迷宫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村里有许多卖孔明锁的,买一个带回家,苦恼几宿也是可能的;还有许多卖孔明先生N代子孙亲笔写的字画,虽说不是什么大家之作,但也有板有眼,很有一些形态。
钟池周边有几家饭店,挑了一家看上去比较干净清洁的就餐。
兰溪诸葛村的名气,在浙西旅游中算得上是大名鼎鼎的了。可越是名气大的地方,往往去了之后越是失望,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古村落、古建筑群,很多人大老远赶过去,都会觉得有些名不符实,所以,很多次到兰溪,却从来没有去过诸葛村看看,直到这一次的意外造访。
在浙江,诸葛村算是保存最完好,商业开发最到位的古镇了,有点像丽江——当然这样形容可能有些过了,毕竟诸葛村没有丽江那种规模,也缺少内地人到了丽江之后所感受到的异域风情。但是作为江浙一带古民居的代表,一个以家族为主体的村落,诸葛村的魅力似乎更在于它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折射出汉民族不朽智慧与道教玄机的完美结合。
很多旅行团,在诸葛村的时间不会超过2个小时,就像我当年第一次去丽江,乱哄哄地进去出来,什么感受也没有。和丽江一样,诸葛村也许是需要用时间去慢慢体会的,即便是在村里住上一晚,也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体会,也许吧。
因为是出差,没带相机,跟着朋友们闲走。图片来自网路,感谢原创。
【感谢博友们的光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