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曾经走过的精彩旅程。
新都桥短暂停留后,我们又在瓦泽乡停留了片刻。
在路上一直反复盘算着行程计划:一、如果时间许可的话,就不在上木居住宿了,而是直接让司机送我们去玉龙西村,反正是一路,从上木居再往前开半个来小时就到玉龙西村了,这样就可以把泉华滩玩一下;第二天一早再从玉龙西村出发,上玉龙西垭口,徒步一天到贡嘎寺住宿或扎营;第三天从贡嘎寺徒步上子梅垭口,再徒步到上木居,第四天就可回到康定。二、直接在上木居住宿,第二天上子梅垭口,经子梅村徒步到贡嘎寺,在贡嘎寺住宿或扎营;第三天视实际情况而定,大家体力可行的话从玉龙西村出,否则就下到子梅村,再从那里出。这样的话,翻山越岭消耗一定体能后就不一定再有兴趣去泉华滩了,而且恐怕也要在第四天才能回到康定。权衡再三后,选择了第一种方案,这样走贡嘎的精华几乎可以包罗,当然会更累一点,多爬一个海拔4500米以上的垭口,但是,再累,子梅垭口总是无论如何也要上去的!
从玉龙西村上坡行走约半个小时就到了泉华滩。美丽的钙化池,堪称可与黄龙比美,没去过黄龙,但能一睹泉华滩风采,也是心满意足。在钙化泉边,能看到贡嘎主峰的英姿,这要归功于天气一直是十分的给力。暮色中回到村里,晚饭后感觉身体并无任何异样,为迎接第二天的长途跋涉,尽早睡去。
从玉龙西村到贡嘎寺的徒步距离大约在25公里左右,预计用时8到9小时,因此并没有起大早,也不急着赶。难度最大的就是翻越玉龙西垭口,这个垭口也有叫做隆马庆垭口的,海拔4600米,比子梅垭口还要高一点,这是所有垭口中路程最短的一个垭口,但坡度较大,而且大家毕竟不是轻装徒步,尽管做准备时一再减负,每天的目的地基本都有补给点,能减的就是食物,背负的基本都是衣服、少量常用药品和野外露营用品等以及足量的水和高能量食物。带了摄影器材的会惨一点,我只有一个便携相机,可以揣在冲锋衣的兜里面,还算好,垂直上升没有超过1000米。高海拔徒步不轻松,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到达垭口,耗时4小时,比预计的时间慢了一个小时。很累很累,到达垭口,贡嘎主峰呈现眼前,非常壮观,贡嘎给了我们的一个美丽的回报!
接下来是长距离的下坡,相对爬坡轻松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许多,垂直下降幅度很大,大约下降1500米左右后到达河谷,然后又是上升,这个上升很缓,绕过山梁,早上出发后前后花了9小时总算到达山背后的贡嘎寺。徒步者不少,寺内接待能力有限,找个空地扎营,不愿上山看云海日落的开始安顿,愿继续的就从寺后上山,在密林里走了一个小时上山看云海日落,那里也是一个欣赏贡嘎的好地方。
面对壮观的王者之山,贡嘎寺留给我的印象并不比它差。贡嘎寺,对于绝大部分走传统路线的徒步旅行者来说,是一个带有神秘气息的必经之地。寺边不大的玛尼堆上面永远插满了经幡,在藏民们看来,万物都有灵魂,要珍爱所有生命,敬重所有神灵,所以,他们把要念的经文写在经幡上,挂起来,让风和他们一起诵念。在玛尼堆前朝拜贡嘎神山,我们入乡随俗,我们尊重习惯,顺时针绕玛尼堆三圈,为家人和朋友祈福。海拔3741米的贡嘎寺和海拔7556米的主峰,他们之间遥相呼应的协调性仿佛凝聚了天人合一的神谕,贡嘎寺如同神的祭品,它平静却并不卑微地供奉着众山之王,它渺小的体积在庞大的众山面前无法被忽略,这样的奇景让人不得不感叹究竟是大自然的奇妙造物抑或还是人类精妙的计算,很难可以用言语来描述那种极致的和谐壮丽。
很大一部分人是从上木居经子梅垭口来到贡嘎寺的,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从贡嘎寺一路下坡走巴王海到界碑石再从草科往石棉或泸定出去的,也有少部分和我们是同一线路,只是反着方向走。贡嘎寺出门就是下坡,2小时后到达子梅村,尔后就开始了最长距离的垭口攀登,又是4小时,到达海拔4550米的子梅垭口。垭口距贡嘎直线距离5公里,是观赏贡嘎的最佳位置之一。这里早已变成人声鼎沸的热门旅游景点,不再具有令人冷艳的原始风味,垭口可以扎营,可以在当地人的简易“旅馆”内留宿,在此过夜的全都是为了观赏第二天的日出。子梅垭口观主峰,虽极尽壮观,我却感觉不如玉龙西垭口,也许是游客太多的缘故吧,还有就是有些不文明的旅客随手乱扔的垃圾。
垭口到上木居可以包车或乘拖拉机下山,我们则继续徒步下山。3小时后到达上木居,这一天基本和上一天差不多强度。住宿上木居,贡嘎之旅算是圆满结束,整个过程十分顺利,非常幸运,天气给力,没有高反。
次日,包车回到康定,休整一晚后继续往西,前往稻城。
(感谢朋友惠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