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才刚刚两天功夫,继“上海变海上”后,一夜暴雨,苏州城区也是一片汪洋,大街成大河,人们似乎走在了海岸边,苏城变成了水城。中国所有的城市都一个样子,这样的状况只要老天爷不给面子,几乎所有城市都不能幸免。
中国的城市,面子似乎很好看,样子也貌似很强壮,但内在却都很脆弱,面对自然灾害都不堪一击,而且是摧枯拉朽的!现代都市成了二十四小时无休止的工地,车道越变越宽,楼也越建越高,却依旧越来越拥堵不堪,钢筋水泥筑就的现代森林貌似越来越“漂亮”,尘土飞扬当中,偶遇的一场大雨就能把这种外在的华丽与浮夸击得粉碎。
记得台湾作家龙应台曾说过,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只是看得见的光鲜脸蛋,下水道才是看不见的城市良心。一条下水道,凸显文明的差距。
因为下水道工程不是面子工程,城市的决策者们,多年来就是不肯用心,总是沾沾自喜于地面上那些可以看得见的繁华,以致城市逢雨必成海,马路上能开汽艇是小儿科,还能淹死人!最最不堪的是,每一次暴雨过后,依旧不肯反思,反而要年复一年地祭出“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等等高论来。
表面上的富丽堂皇掩盖不了骨子里内在的脆弱不堪,于是有的城市也会表面上顺理成章地花巨资治水,其实,在我看来,这种举措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仅仅只是又一个发财的机会而已。
入梅前一天,我还在为自己“爬山自虐湖畔腐败”的行程而沾沾自喜。才两天时间,我已然错过了“上山与下海”的绝妙旅程,哇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