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琴川落拓生
琴川落拓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596
  • 关注人气:6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 * 十一黄金周零碎

(2014-10-10 16:51:37)
标签:

旅行的道德和文明

杂谈

分类: 闲言碎语

   

    自从有史以来第一个黄金周在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花了三个多小时排队等候游船恨不得跳西湖游到湖滨以后,就发誓不管是小长假还是黄金周长假一定不出远门。

 

随笔 <wbr>* <wbr>十一黄金周零碎

   

    老家离苏州很近,走高速也就半小时路程,每年中秋时节家乡的亲戚总要准备一些菱角芋艿之类我儿时喜欢的东西,养鱼蟹的也会准备一些上好的螃蟹;到了今年十一,除了螃蟹外其它东西马上要过时了,就趁这个秋高气爽的假期回去探个亲,顺便取一些农产品。

    十月一日,一早起来后就听女儿说,她有个同事回南通老家,九月三十号晚上九点乘的长途客车,十月一号凌晨四点才到达目的地,建议我不要走高速。计划着走S227省道,应错阳差还是拐上了高速,习惯了,总觉得走高速快,又不收费。上了苏嘉杭高速后行不多远麻烦就来了,大家都懂的,公路成了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双车道变成了三车道、四车道、五车道,数不清几车道了,可气的是一些司机还要见缝插针往里挤,完全一副“宁可我负天下人”的嘴脸,以致于我连打人的心都有了,龟行一个半小时总算下了高速。堵车时,发现很多车主将吃剩的零食早餐垃圾随手从车窗往外扔,留下一片狼藉,公路变成停车场的同时变成了垃圾场!这些车主乘客,你们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应该不会打开车窗朝外扔垃圾,更不会打开自家居所的窗户往外扔垃圾,为何到了公路上就随意乱扔了呢?准备一个垃圾袋会死吗?不朝车窗外扔会死吗?以前经常乘坐绿皮火车的都知道,铁轨两侧有一道白色亮丽的“风景线”——一次性饭盒形成的白色垃圾,那是乘客们(乘务员也有一定的功劳)随手造就的杰作;几十年过去了,部分国人的德行并没有改变,杰作仍在造就,只不过换了地方,将铁路换到了高速公路。

     其实不出远门也不会省心到哪里去!宅在家里,看几乎千遍一律的电视节目,看书或上电脑久了累了,就下楼到小区里走一走。小区里残存的桂花还时不时散发出阵阵香味,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业主总要攀丫折枝弄几支拿回家,有的还在树下铺了几张报纸使劲摇动树杆或干脆用竹竿拼命敲打树梢,见桂花落满报纸兴高采烈地收集回家做桂花糕泡桂花茶去了,其中还有不少业主带着孩子,大人小孩一起干。各位业主,假如你在公园掐花折枝是要被罚款的,小区就是我们的公园,不随手摘花会死吗?当着孩子的面,非要干这等缺德事,不干会死吗?

     天气实在出奇的好,为了不辜负秋高气爽蓝天白云,长假过半后又去灵白线走了走,算是不远行也户外的一种体验。尽管徒步的人多到难以形容,但耗费的时间倒也不是很长,自从失联事件后,许多以前较难通过的路段都用石块垒砌成了台阶,少了许多野趣,路毕竟好走了许多。总体来说,还是垃圾问题!一路上,很容易看到路边被随意丢弃的各种塑料瓶和金属罐以及各种生活垃圾,尤其是金黄色的红牛罐在绿树草丛中异常显眼,显然,很多人在“随时补充能量”后又随手丢弃。曾经有驴友感慨,经常参加越野性质的徒步或露营旅行的人群对人品和道德的要求会更高一点。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这种观点要么是一厢情愿的梦呓,要么就是个笑话,不信的话就去看看各个景点游客走后会有多少垃圾留下来,或去看看野外宿营地次日拔营后会有多少垃圾留下来(每年的九月份,江西武功山都会有一个帐篷节,帐篷节后满山遍野全是垃圾,有关部门动员当地百姓处理垃圾,别说几天,估计几个月也捡不完)。我经常会想起在梅里雪山肖农登山大本营遇到的两位以色列姑娘,高海拔徒步,每人身背大背包,负重应该不轻,中午在大本营吃饭后每人从包里取出一个垃圾袋,将产生的垃圾装进去后塞入背包全部带走,而边上就有简易的垃圾桶,甚至还有很多徒步者随手丢弃的垃圾,这是一种高素质,是一种境界,与所处环境无关。

     十月六号,送女儿去加班,走的是广济路,回家时路过三塘街,路边停满了各种车辆,因桥上有人吵架有人围观而导致堵车(还好没有拔拳相向)。大致原因是为了拍照,拿相机的说人家挡着他拍照了,没拿相机的说你凭什么把我拍到你的相机里。这可能涉及到一个礼貌问题。拍摄者除了在脚架林立之地复制同样的风景外,很多人都愿意拍摄一些当地人的生活,拍下不一样的人生,大家打一声招呼会死吗?也许有的拍摄者习惯了,在旅途中看见磕长头的朝拜者就会欢呼着停车追上去围着人家拍,也不管人家愿不愿意让你拍,还有的喜滋滋地爬上或跳上一切标志性建筑雕像伸手比划出一个V字拍照。而那位仁兄,也许法律意识特浓,知道自己的肖像权,呵呵!我在想,任何一个游客都应该有一定的基本的道德和素养,既不会因为去了趟欧洲就感慨人家有多先进多干净,也不能到了贫困地区就产生一种飘飘然的优越感,所有地方的人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要以尊重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随意的插入然后如无其事地离开。礼貌是必须的,哪怕是虚伪的礼貌,这能避免很多烦人的事,至少这个时候不会让我堵在路上。

    这些年,大凡出门走的地方越多,见到的种种不如意之处也就越来越多,见到的种种不靠谱的人也越来越多,失望难免也越来越多。我的感觉是,虽然旅途是区别于自己庸常生活的另一种体验,但是,一个人的人品总要保持没出家门前的水准吧,总不至于一出门就成了肆无忌惮不加约束的放纵之旅,当然也许有些人就是惦记着如何降低人品而踏上旅途的。

 

随笔 <wbr>* <wbr>十一黄金周零碎

   

    长假总算过去了,据说要取缔黄金周,果真如此我也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相信事情总有改变的一天,这里关键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所行动,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世界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