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记忆 * 阳朔自驾五日游

标签:
阳朔漓江遇龙河旅游 |
分类: 行走西南 |
第一天早上10点钟从牯岭镇出发,准备长途奔袭上千公里之外的阳朔漓江。
上G70福银高速,转G60沪昆高速,到湖南株洲境内再转上G4京珠高速,由于已近天黑,为避免开夜车,就在离衡阳不远的朱亭服务区泊车过夜。之所以提前在服务区过夜,是因为还没想好要不要到衡山游览,否则完全可以到衡山过夜的。服务区条件虽差,好歹能休息一整晚。在朱亭服务区做出决定,放弃上衡山的计划,明日直奔阳朔。
第二天上午7:00出发。经衡阳转上G72高速;过永州后往全州方向,在兴安下高速。实际上兴安到桂林还没通高速公路,地图上标明的只是一条高等级公路。一路过来的高速公路很畅,车速相对还是很快的,但从兴安到桂林的所谓“高等级公路”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约70公里的路程足足耗了2个小时时间。到了桂林,才又重新回到高速公路上。
从桂林到阳朔大约80公里左右,路好车少,迎面的风光扑面而来,有“渐入佳境”的味道。时间尚早,并不急于赶路,在一服务区停车观光。对着远处的喀斯特山峦远眺,心情豁然开朗。
下午3点到达阳朔县城。行驶在马路上寻找合适的客栈,见有人招手,将车停过去,一中年男子凑上来用苏州方言和我打招呼。原来他在苏州呆过近8年的时间,原籍河南,在苏州认识了现在的老婆,结婚后和老婆一起回到她的老家阳朔开了这家客栈。苏州方言起到了作用,我没有丝毫的犹豫就住进了这家客栈。在阳朔几天我就一直住在这里,还学会了怎样烹饪啤酒鱼。
第三天晨起,在客栈对面的自行车租车点租了一辆自行车。阳朔租赁自行车很简单,付100元押金就可以将车子骑走,每天的租金也很便宜,10元钱一天。经工农桥、大榕树、月亮山,骑行整个十里画廊后折返,沿遇龙河骑行至上游码头。途中在河边品尝了一条两斤重的啤酒鱼,其味道至今还记忆犹新。
第四天早上乘8点20分的班车前往杨堤,9点半到达杨堤。10点钟左右开始徒步漓江。漓江徒步是一条菜鸟级的线路,很轻松悠闲。5小时后到达兴坪,花150元租一机动筏漂至阳朔。
阳朔无疑是个美丽至极的地方,山美水美。
如果说漓江的美是一种大家闺秀的美,那么遇龙河则是小家碧玉,同样至美——也许更加秀丽。这是骑行遇龙河,徒步漓江后的真实感受。有机会的话,值得再次造访。
第五天准备在阳朔休整一天后再动身往别处。早上睡到自然醒,无事就在客栈附近的马路上闲逛。找了一家理发店,整理并染了一下头发,似乎有一种重生的感觉。
再去西街看了看,尽管对西街并不十分感兴趣,但阳朔县城实在太小了,我估计逛遍整个县城也用不了半天时间。
阳朔似乎很休闲,节奏也很慢。大多数是外来客。当地人有排外倾向,对外地游客有一种宰客的幸灾乐祸的消费观(个人感觉,不一定正确,有点鼠肚鸡肠了)。在阳朔的经商者大多来自外地,经营着旅店、餐饮以及一些旅游纪念品之类的店铺。阳朔整个县城人口大约在2万余人,商业不发达,几乎没有工业,收入也不高,打工者月薪不超过1500元,消费水平属中低等行列。但如果是在旅游旺季或者黄金周期间,物价就会高的离谱,平时百来元的标间一下子会涨到六七百元,那时游客们能找到一个落脚的住宿地方就已经谢天谢地啦。啤酒鱼的味道令人难忘,但桂林米粉实在不敢恭维(兴许是我的口味在作怪)。
西街洋溢着极小资的情调,那种喧哗,那种浮躁,那种灯红酒绿,那种表面上的繁华很不合我的胃口。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宁静生活、喜欢大自然真实色彩的过客而言,实在读不懂那样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