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编写课本剧》教学设计
(2018-05-12 18:34:29)
标签:
教育 |
《怎样编写课本剧》教学设计
邯郸市第十四中学
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首先以富于鼓动性的导语,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接着按照改编程序对写作要点进行梳理和指导,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范例,从中悟出编写课本剧的规律和要求,最后延伸拓展,进一步深化认识。导写过程中紧密联系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启发学生思考、比较、答问、归纳,使他们充满了兴趣和期待,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这就为学生指点了一条爬上树去摘下桃子的路径。
学生回答后,指名总结适宜改编为剧本的课文的特点:
(2)服装、道具提示,可暗示人物的身份、性格、
爱好等。
(3)情绪、动作提示,可辅助台词刻画人物,推动情节。
《皇帝的新装》是我们熟悉的一篇课文,将其改编为剧本后会是
怎样的呢?请阅读剧本,并与原课文进行对照比较。
1.思考:为适宜舞台表演,剧本对原课文进行了哪些再创造?
(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明确。)
(1)把舞台划分为左中右三个区域,能将发生在不同地点的故
事调度在一起。
(2)原文中的心理描写一般都转换成了人物台词,符合演出的
要求。
(3)增添了诸如“吃惊”、“张嘴”、“揉眼”一类的神态、
动作提示。
(4)宫女、侍从、观众等配角的设置少而精当。
(5)“绕场慢行”的形式类似于戏曲的虚拟表演,减小了演出
空间。
(6)三个场次的划分,既显示了故事的时间间隔,又保证了情
节的紧凑、连贯。
2.探究:你觉得这个剧本中还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自由作答,教师点拨。)
(1)可以将骗子织布处略去,有关情节作暗场处理。
(2)可以将老大臣和官员看织布的情节合并在同一时间,或者
略去其中一人。
(3)人物台词拘泥于原课文,应该进一步丰富完善,使人物血
肉丰满,性格突出。
3.提问:你对自己要编写的课本剧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回答,讨论,教师总结。)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因此,在
编写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演出的效果,考虑剧本中所设计的情景和情
节是否适合演出,预想演出时观众会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明白
些什么。总之,剧本要适合舞台演出,适合观众欣赏。
四、延伸生活
编写课本剧的活动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1.在语文活动课上或
文学社团活动中,组织学生依据编写的剧本进行排练和演出;
2.学生积累创作经验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编写戏剧、小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