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有感】微博反腐彰显民众自发反腐觉悟
(2013-02-19 16:55:25)
标签:
杂谈 |
文/本刊记者 黄灵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密集发声反腐,一批贪腐官员相继落马,可谓大快人心。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内已拥有超过3亿的微博用户,这为近期风起云涌的微博反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平台。在日前接受调查的15位“问题官员”中,因网络微博揭发后才“东窗事发”的占绝大多数,从网络上曝出问题到停职调查只有短短几天时间,速度之快实属罕见。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和自媒体模式,使得其成为信访媒介中接替电话、邮件等的新型载体;作为一种自媒体形式,其在传播的速度和面上相较以往的封闭式上访又有了向公众迅速曝光的一个新特点。
应该肯定的是,微博曝光反腐涉及的法律问题,反映出我国当前自下而上的反腐热情和民众对腐败问题的痛恨;对于纪检监察等执能部门而言,我们要与时俱进,善待这一群众利用的技术平台,加强舆情管理,重视百姓的呼声,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着力解决,不犹豫不懈怠。
检察部门在网络舆情管理中,要善于主动寻找查案线索和曝光的问题,通过和相关部门的有效联动,处理好相关的问题。要发挥好类似微博为百姓提供言论监督和举报平台的价值,发挥其正面价值。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执能部门在微博反腐中作为背后的抓手,在反腐工作中起到的后盾作用。从目前全国纪检监察部门掌握的数据来看,通过微博涉及的反腐案件,数量上所占比例还只是少数。但是,职能部门却应该主动发挥群众反腐积极性。可以将微博涉及的反腐作为反腐系统中的前置环节,冷静客观的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办案效率。要彻底根治腐败,不仅仅是通过微博,还需要从制度上进行保障。
此外,我们也要提醒网友,要在法治的前提下,利用好这个平台。如果行为人出于某种原因故意捏造事实或陷害他人的,可能会涉嫌诬告和诽谤。大家要学会自我保护,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我们要提醒网友注意的。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何利用好微博这类的新平台,团结好大家,在法治的
前提下,发挥好其正面价值,还需各界人士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