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孙世安,依旧气质非凡

分类: 10.乡土寻奇 |
她被人誉为荆州花鼓戏“老旦王牌”,她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也是江汉平原妇孺皆知的人物。她从16岁到今年(本命年)的72岁,一生中演过许多戏,曾以一出古装戏《秦香莲》引得万人注目,更因后来的现代戏《拦花轿》《原野情仇》《家庭公案》而名扬全国。她从演员到园丁,从艺五十多年,痴心不改。她四次应邀晋京演出,也上过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因为大家都认识她,也都爱看她的戏,每当人们遇见她,都亲热地叫她孙老师。
她!就是家喻户晓的荆州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孙世安。
孙世安老师工青衣,唱做俱佳,一生从艺所塑造角色的人格魅力,最深入人心。她嗓音圆润,行腔纯朴,有种返璞归真的朴拙,其表演入情入理,细腻传神,有种玲珑剔透的灵性。她天赋极高,善于用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赢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退休后的孙世安老师,一直专注于荆州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2001年,她毅然离开难舍难弃舞台,被引进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担任专职教师,从事荆州花鼓戏表演艺术教育。打从荆州花鼓戏戏迷民间协会成立十多年里,孙世安老师总是热心指导戏迷排演,也备受广大戏迷的尊敬。
孙世安老师一生执着艺术,诠释经典。她虽说是离开了舞台,但也从没间断过演出。她视观众为上帝,视艺术为生命,并以感恩之心,认真地对待每一场演出,希望能赢得观众真诚的爱。她受人尊敬,却从不摆架子。在行内已是前辈的她,对后辈总是不吝给予辅导,倾囊相授,甘做戏曲人的铺路石。专业上,她是学生的老师;生活上,她是学生们的“妈妈”。这些青年演员在她的辅导下,如今都已能登台上演,成为剧院的后起之秀。
名师出高徒。在孙世安老师的指导下,马红丽以一出《秦香莲》被观众誉为“美声花旦”。其表演自然纯朴、唱腔悠扬,表演富有激情,人物把握准确,凸显了“秦香莲”这一人物的悲苦、悲愤、悲壮之情,深深打动观众。如今功成名就的她,2018年被国家授予“一级演员”。马红丽曾感恩地说:“也许我不是师傅最引以为傲的徒弟,但师傅却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师傅!”
孙世安老师一路走来,荣誉加身,桃李满天。谈及孙世安老师对荆州花鼓戏的传承贡献,她很是欣慰地说:“当我离开热爱的花鼓戏舞台,心里五味杂陈,又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煎熬,但我更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花鼓戏培养下一代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希望这个传统的文化能永远有人传承下去。当老师远比当演员辛苦!即使再辛苦我也愿意,我是一辈子都离不开荆州花鼓戏的!在追梦筑梦的路上,我要勇敢坚持,把花鼓戏传承之路走完!”
孙世安老师与“戏”为伍,以“德”为纲,传道授业,乐在其中。课堂上,她教学生唱念基本功,扬长避短,给他们量身打造经典唱段。她训练学生的做功,以身示范,从严要求。她走路带风,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孙老师白天教练功,晚上备课案,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长此不疲。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荆州花鼓戏孙世安记录项目启动。为完成她主演的花鼓戏经典剧目的录像、录音、摄影等工作,孙世安老师夜以继日地做排演,好让摄影师拍出每一个精彩的镜头以润泽后世。正是这样的责任感,让她在传承戏曲的道路上始终坚定不移。
2018年10月,第三届湖北省艺术节上,由吴培义、孙世安两位老戏骨,在武汉京韵大舞台复排了经典剧目《拦花轿》,令人难忘。并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孙世安老师以生动的细节去塑造人物,所饰演的剧中的周大妈,被她表现得淋漓尽致,趣味性和民俗性极强。特别是她的身段表演,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戏迷面前。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孙世安老师其魅力依旧,气质非凡,让人难以置信她是一位古稀老人。之所以她在70多岁的高龄还能那么有精气神,是因为她活得充实,懂得放弃,会从平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感受生活,享受生活,获得幸福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孙世安老师艺术之树长青,青春永驻!(文/思乡远梦)
前一篇:沔城的盖碗茶
后一篇:古装戏《王宝钏》十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