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折子戏

(2018-08-04 20:17:06)
标签:

花鼓戏

分类: 10.乡土寻奇
传统折子戏
    折子戏,顾名思义,它是针对本戏而言的,它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大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是那部戏曲全剧的中心或灵魂。折子戏不过是全剧的几分之一,通常不会上演故事的开始和结局,但它有很强的独立性,且情节浓缩,集中突出,人物个性鲜明。
  好的折子戏从内容上看,其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相对完整,其思想观点有较强的正能量。在结构安排上,往往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一下子就能紧紧抓住观众。从形式上看,折子戏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剧种的艺术特征,即生、旦、净、丑的不同行当,唱、念、做、打的基本四功。
传统折子戏
  1、《大破天门阵》
  八仙中汉锺离与吕岩(洞宾)互赌宋辽兴败,吕洞宾化名颜洞宾携柳树精助辽摆设天门一百零八阵。
  佘太君率宗保、宗勉押粮,程宣献阵图。宗保巡营又遇慈航,授以天书三卷,得知阵名及破阵人名单。六郎观阵,忧而成病。汉锤离至,为之治病,命分请五郎及妻马氏,独少降龙木。孟良、焦赞至穆柯寨盗木,宗保为穆桂英所擒,成婚。后杨宗保挂帅,分授诸人破阵之计,连破数阵,杨宗勉战死,汉锤离召回吕洞宾,杨等大破天门阵。
  2、《打金枝》
  唐,郭子仪既平安史之乱,功高望重。唐肃宗以女妻其子郭暧。会郭子仪夫妇八十双寿,家人相率拜贺,独公主不出拜寿,郭暧大恚,乘醉殴公主,公主痛哭回宫诉皇后。郭子仪闻之大惊,立缚其子。负荆上殿请罪。唐王笑曰:“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儿女琐屑事,何必问?”郭子仪乃安。父子再拜谢恩而退。
  3、《十五贯》
  明成祖永乐年间,无锡屠户尤葫芦遭人杀害。十五贯铜钱又被偷盗。县令过于执错断尤葫芦养女苏戌娟与途中相识客商熊友兰通奸害命,杀父盗财。二人姓名不保,幸遇素被百姓成为“爱民如子、包公在世”的苏州知府况钟,明察秋毫,为民请命,不辞劳苦,明查暗访,使真凶娄阿鼠最终落入法网,昭雪冤案,树立了一位“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为民作主”的清官典范形象。
  4、《玉堂春》
  明代礼部尚书之三公子王景龙,与京城烟花名妓苏三有情,为苏三取名“玉堂春”,约定终身。王公子在妓院耗尽银两,被鸨儿逐出,落难关王庙,得苏三赠银上京应试。苏三被鸨儿卖予山西富商沈彦林为妾。沈妻与赵监生私通,杀夫嫁祸苏三。县官受贿,苏三蒙冤被定死罪。王景龙应试高中八府巡按,钦命山西调玉堂春一案复审。苏三被起解太原,三堂会审,苏三跪诉原委,冤案始明,苏三与王景龙遂得团圆。
  5、《白蛇传》
  宋时,白云仙为白蛇修炼,思凡至西湖断桥遇许仙,二人一见钟情,遂由青蛇青儿做媒结为良缘。
  端阳节,许仙端来酒菜,白云仙饮后,现出原形,吓死许仙。白云仙盗回仙草,许仙得救。西方佛祖差妖僧法海,收伏白蛇,诱许仙至金山寺焚香,言明其妻乃白蛇所化,强禁许仙于寺内。白云仙与青儿为救许仙,与法海相斗,水漫金山寺。法海藉天兵天将战败青、白二蛇。许仙乘机逃离金山寺,行至断桥,与白云仙、青儿相逢。青儿拔剑欲杀许仙,白云仙念夫妻之情不忍。后白云仙生子,又被法海压于雷锋塔下。
  其子仕麟,长大成人,得中状元,遇菩萨指点,毁了雷锋塔,救出母亲,玉帝封白云仙为白云菩萨。
  6、《西厢记》
  洛阳张君瑞赴试,路经蒲东,借居古刹普救寺,遇故相崔钰女莺莺,一见钟情,向崔婢红娘询问,遭其呵斥。孙飞虎兵变,围寺索莺莺。崔夫人声言能退兵者,以莺莺妻之。张君瑞使僧惠明遣书友人白马将军杜确,引兵解围。崔夫人毁约,改为兄妹相称。张君瑞求计于红娘,莺莺赋诗写意。张跳墙,夜会莺莺。莺责之,张忧而成病。红娘忽引莺莺至,相见定情。事为夫人所知,责挞红娘,红娘反责其失信,崔夫人不得已,乃约张君瑞试中成婚。
  7、《柜中缘》
  寡妇许钱氏,生一男一女,男名淘气,女名翠莲,均未婚嫁。一日,钱氏为给女儿翠莲择婿,骑着由儿子淘气所牵之驴去了娘家,留下女儿一人在家看管门户,此时,朝廷李都堂为秦桧所害,其子李映南正遭差人追捕,翠莲同情其不幸遭遇,将李匿藏柜中。不料,其兄淘气回家取物,发现妹妹将一陌生男子藏于家中,便说妹与此人有苟且之情,二人争执不休。钱氏等不见淘气,亦返回家中,待问明原由之后,非但不责怪女儿,反将女儿许与李映南为妻。所幸,李都堂亦被皇上开释,升为尚书。李许结亲,两家欢喜。
  8、《庵堂认母》
  庵堂尼姑王志贞与秀才申贵升相爱,私生一子名徐元宰,因惧佛门清规戒律把儿子抛于荒郊,被人拾去抚养成人。十六年后,徐元宰前往庵堂寻母,王志贞怕碍儿子前程,不愿相认,后为元宰诚心所感,始得母子团圆。
  9、《劈山救母》
  唐时,扬州秀才刘彦昌赴京应试,途径华岳庙求签,三圣母一见倾心,遂与彦昌成亲。百日期满,彦昌赴京,三圣母赠宝剑送别。丞相贺颜以彦昌盗三圣母宝剑问罪。唐王欲杀彦昌,三圣母闻听至殿前说明原委,遂开罪并封刘彦昌进宝状元,任雒州知府。上任途中遇妖,得三圣母所救,并约在华岳庙相会。三圣母嫁彦昌,触怒兄杨戬,将妹压在华山之下。三圣母山下生子沉香,托土地神送子刘彦昌。
  刘继妻桂英,生子秋哥。秋哥与沉香上学途中,失手打死秦太师之子。刘与妻商定送秋哥秦府认罪,放沉香出逃。沉香被霹雳大仙收为弟子,练就一身武艺,劈山救母,合家团圆。
  10、《描真容》
  陈留郡士人蔡伯喈奉父命进京赴试,中状元后,被牛丞相藉王命迫招为婿,和家中断绝音讯。当时,陈留郡一带正闹灾荒,蔡妻赵五娘乞来白米奉进翁姑,自己则以糠秕充饥。蔡家二老终于饥饿而死。赵五娘卖发埋葬了公婆,决意到京城去寻找丈夫。
  她在月光下凭着记忆描画了公婆的容像,打算带在身旁,作为纪念。
  蔡家近邻张广才,是一个善良热情的老人,听说赵五娘要赴京寻夫,便送她一面琵琶和一些散碎银两。在郊外送别赵五娘时,又再三叮嘱她一路小心,并愿意代赵五娘照看二老的坟墓。赵五娘衷心感激,与张广才洒泪而别。经一番曲折,赵五娘终与蔡伯喈团聚。
传统折子戏
  11、《生死牌》
  贺总兵之子贺三朗,调戏民女王玉环,失足落水身亡。贺总兵诬陷王玉环害死其子,并力逼县令黄伯贤判斩该女。审讯之中,黄伯贤知悉该女纯为负屈含冤,并知其父王志坚对己曾有救难之恩。万难之中,其女黄秀兰,义女蒋秋萍,民女王玉环,皆争效先贤,替死赴义。最终,适逢海瑞至衡阳私访,冤狱乃昭雪,并严惩贺总兵。
  12、《游龟山》湖广总督卢林之子卢世宽,纵犬行凶打死了卖渔老翁胡彦。江夏县田云山之子田玉川,抱打不平失手打死卢世宽。田玉川在缉拿危急中,得到胡彦女儿胡凤莲相助,并在共患难基础上,萌生了爱情。胡凤莲为父报仇,又得到田玉川之父母关怀。由于胡凤莲机智勇敢,义正词严,在公堂之上,有力地反击卢林,使卢林不得已怒而退堂。布政司董威被胡凤莲英勇大气而感动,将其收为义女,依仗公理,不惧权势,替胡父伸冤报仇,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13、《蝴蝶杯》
  田玉川抱打不平,为救渔翁失手打死湖广总督卢林之子卢世宽。逃出龟山后,中途又遇倭寇追杀卢林,田玉川武艺超群,救出卢林,卢林为报答救命之恩,将女儿凤英许配,洞房之夜,田玉川思念患难相交渔舟结缘地胡凤莲,将龟山之事原本告知卢凤英,并以理代桃。在三堂会审公堂上,卢凤英深明大义,辨别是非,使田玉川、胡凤莲、卢凤英、唐滚终成眷属。龟山悬案得以圆满结案。
  14、《哑女告状》
  异母兄妹三人之,小妹掌赛珠为求个人荣华富贵与其母合谋定计烧死异母姐姐掌上珠,冒名顶替,欲与考中状元的姐夫陈光祖成婚。掌上珠被囚听月楼,因火跳楼逃生,将腿摔伤,被哥哥呆大相救,进京寻夫告状。状子落到刑部侍郎之手,其即向掌赛珠告密。掌赛珠闻言,将掌上珠骗入府中,妄图毒死,以绝后患,谁知无意中毒死呆大。掌上珠见状大惊,悲痛欲绝。掌赛珠反诬掌上珠毒死呆大,并用金钗将掌上珠咽喉刺哑。公堂之上,哑女告状,掌赛珠赶至栽赃。危急关头掌府管家赶到,针灸掌上珠哑喉使复原。掌上珠控诉被害经过,使真相得以大白。陈光祖面对事实恍然大悟,气愤至极,以律公断,使恶人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15、《清风亭》
  嘉庆年间,薛荣之妻周桂英不忍大夫人虐待,将亲生子与血书、金钗包裹抛在荒郊,被膝下无儿以磨豆腐为生的张元秀夫妇拾得收养,老两口喜从天降,为儿取名继保,抚养疼爱有加,渐渐长大,送南学读书。继保十二岁时,受同窗学友讥讽,便回家向二老要亲生父母,张元秀夫妇说了几句,继保一气之下出逃,二老急追至清风亭,恰遇周秀英亭内避雨,经一番询问,秀英方知继保乃是自己当年抛下的孩子,母子相认,并将继保带走,并嘱继保长大要报养育之恩。张元秀忍痛割爱,自此贫困交加,沿门乞讨。周氏领子赴京与丈夫团聚,供继保上京应考得中状元,衣锦还乡,至清风亭下马。张元秀夫妇见继保,继保口出恶言,拒不相认。二老激愤之极,痛心的碰死亭前。此事感动天庭,玉帝降旨,派雷公下界,雷打张继保,惩罚了忘恩负义的小人。
  16、《状元与乞丐》
  丁家俩兄弟同日各得一子,王国贤为甥孙算命,认定文龙是乞丐命,文凤是状元命。文凤之母胡氏信天任命,对子娇惯放纵,文龙与母亲柳氏流落异乡,奋志攻读,十八年后,文龙得中状元,文凤却堕落为赌钱抢劫得强盗,在事实面前,沦为乞丐的胡氏夫妇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17、《杀狗劝妻》
  郑哀公病危,传位太子米怀。时公子葛、公子昭专权,图谋王位,假传金牌,削去曹庄官职。曹庄归里,打柴奉母。其妻刁氏不贤,庄杀狗劝妻,妻果贤。曹庄得知老王被杀,又遇边乱,乃奔边关效力,杀了余郑氏,扶公子昭登基。后设棚舍饭,得遇母、妻,一家团圆。
  18、《斩经堂》
  王莽篡位,命三齐王苏显追杀刘秀。刘秀得讯,逃潼关吴汉处隐藏。吴汉欲解刘秀往洛阳献功,其母不从,劝吴汉反莽复汉。吴为莽之驸马,妻桂英甚贤。吴母谓吴,杀莽必先杀其女。吴不忍,吴母责吴不孝,吴遂杀妻。吴母见桂英死,乃自缢。吴汉与马成、马氏、姚期打败苏显,保全刘秀不死。
  19、《杀庙》
  陈世美得中状元招为驸马后,不认前妻秦香莲母子,并赶出宫外,又差韩琦前去杀害。韩琦追杀至土地庙中,问明情由后,不忍杀害无辜,遂自刎身亡。
  20、《三娘教子》
  薛子约之次妻刘氏生子薛乙哥。妻张氏生妒,家庭不合。子约往苏州探亲,途中行医救了王义。圣上患疾,广求名医,子约被荐进京为皇帝治病。圣上病愈,封子约为御史,兼理太医院。当初薛子约离家之后,其妻张、刘而妇偷情求欢,为三娘王春娥发现,刘氏反诬三娘不良。王义假冒薛子约之名行医,病死店中,家人薛宝误为子约,搬尸回家。张、刘二妇遂弃子盗物另嫁。三娘含辛茹苦抚养薛乙哥。乙哥终于成人得中状元,与其父薛子约同回乡祭祖,为三娘求回了“双官诰”,御赐“忠孝节义”牌匾。
  21、《梅龙镇》
  武宗正德王私访山西大同,途经龙门镇,住李龙店中。趁李龙外出,见李妹凤姐美貌,遂起爱慕之心,巧语赠银,百般调戏,凤姐不从,正德无奈,亮出龙袍宝珠,凤姐信之,跪拜讨封为妃。
传统折子戏
  22、《打渔杀家》
  梁山好汉阮小七在起义失败后化名萧恩,隐迹江湖,重操旧业,与女儿桂英打鱼为生。他本想平安度日,却因恶霸丁员外勾结贪官吕子秋一再勒索渔税、欺压渔民,而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痛打教师爷,杀死丁员外,远走他乡。
  23、《李逵探母》
  李逵在梁山上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忽然想起在家中受苦的母亲,决定下山探母。李逵背母回转山寨,路过沂岭,他为母去寻水,母亲为虎所伤。李逵悲愤异常,杀死四虎,哭祭母亲一番,回山而去。
  24、《乌龙院》
  宋江兴建乌龙院,携妾阎惜姣同住。阎因与宋同衙文书张文远私通,故意怠慢宋江,寻衅口角,宋一怒离去,多日不归。一日,宋江拗不过闫婆,再到乌龙院,不想丢下了装有梁山书信的招文袋。阎惜姣执意不与,宋江怒极杀之。
  25、《三打祝家庄》
  宋江引兵攻打祝家庄,第一次攻打时贸然进兵,险些全军覆没,只好派石秀探明盘陀路,争取李家庄、扈家庄,孤立祝家庄,再进行二次攻打,又遭失败,只得联络孙新、孙立、乐和等作为内应准备第三次进兵,终于一举成功。
  26、《狸猫换太子》
  宋真宗时,刘妃为了争宠夺位,暗与太监郭槐定下“狸猫换太子”之计,于李妃产子之时,诬陷李妃“产下妖物,玷辱宫闱”。
  真宗听信谗言,将李妃囚禁冷宫。刘妃又命寇珠将太子抛入金水桥下溺死,寇珠不忍,与太监陈琳商定救太子之策,逢刘妃、郭槐查宫,多亏寇珠机智,巧送太子出宫,交八贤王抚养。
  十二年后,太子游园在冷宫与母相见,刘妃心疑,杀人灭口,逼死寇珠,又火焚冷宫,幸有陈琳报信,李妃逃生,流落民间,收一义子,相依为命,苦度终日。八年后,包拯放粮途遇李妃,迎驾回朝,冤情昭雪,母子相认。
  27、《安安送米》
  汉时生员姜诗,侍母至孝,妻庞三娘甚贤,全家和睦。邻妇秋香狡诈,夜于姜家花园冒充三娘诅咒姜母早死。姜母听之,信以为真,驱走三娘。姜诗姑母怜而收留,因姑母家贫难济,其子安安日日送米奉母。姜母患病,三娘托灵姑送去新鲜鱼肉,揭明秋香恶行,冤事大白。遂接回三娘,全家重新和好。
  28、《何叶保写状》
  赵凯荐鲁达入五台为僧。花子奇因奸赵妻不逞,怀恨在心,向官衙告赵窝藏钦犯,赵被捕入狱。金氏和王氏准备为夫辩冤,请卜卦先生何叶保代写状子。何自命作状能手,立时书就状词一纸,夸口包告包准。后来听说金氏和王氏到山西太原府刘总镇那里去告,何叶保又把状词扯碎,因为刘总镇有陋规,先打告状人一百虎狼弹不死,才能准状,对写错字的做状人也要惩罚。
  29、《拾玉镯》
  明朝,世袭指挥使傅朋,偶至孙家庄,遇孙寡妇之女孙玉娇,互生爱慕。傅朋以买雄鸡为由与孙攀谈,有意遗手镯于地,玉娇拾起,为刘媒婆所见。刘媒婆亲访玉娇,诱出真情,即向玉娇索绣鞋,允予撮合。
  30、《大赐福》
  唐时,铁拐李被贬凡间,托生为郭得平,家贫。其妻李氏临娩,家无灯油,郭至岳父家偷油,被油工发觉,羞惧。遁往终南山,遇汉钟离,吕纯阳渡化成仙.其妻产子名郭子仪,后中状元。
    回乡祭祖时,铁拐李亦化形回家,题诗照壁。李氏发觉,哭祭于祖先堂。八仙与三星临凡为其家赐福。
传统折子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